返回第五十一章 惊喜(第1/2页)  红楼之庶子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喧嚣热闹的灯节过去,大乾十年的新年,算是终了了。

    府衙开衙,百业开箱。

    无论官民,都开始了新一年的繁忙。

    而在灯节那日鼓楼大街发生的奇事,也随着众人口口相传,散播开来。

    都中诸多百姓,第一次听说了这家“非着儒衫戴青衿者”不卖的书坊,以为奇事。

    只是这种事,在寻常百姓耳中,不过是一个消遣的乐子,不以为意。

    二十两就能够让一家吃喝一年的时代,没有哪个普通百姓会花半年的银钱买一套“华而不实”的书。

    可此事在读书人耳中,却荡起了巨大的风波。

    有赞世翰堂数十年不易其志坚守祖制之风骨者,也有骂其哗众取宠不知变通者。

    更有甚者,有人将世翰堂之做法,与如今朝堂上日渐激烈的变法之事联系在一起,辩其是非对错,推波助澜……

    使得世翰堂灯节一事,在朝野上下传播的愈演愈烈。

    也因此大名,不管是赞者,还是骂者,只要囊中稍微宽裕些,多半都会遣人去鼓楼大街,买一套“非着儒衫戴青衿者不卖”的书回来,看看到底如何。

    一时间,世翰堂的书,竟隐隐和“着儒衫戴青衿者”甚至与朝争挂上了钩。

    愈发扬名。

    在国子监中,即使有些家资不宽裕者,也宁可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买一套世翰堂的书,以为雅士之余,亦标明身份。

    大乾开国百年,世风原本就渐起奢华,世翰堂的书,此时居然成了相互攀比的象征。

    而许多不学无术却多财之辈,为了妆扮身份,也愿意花费三倍的价钱,来买一套世翰堂的书来装点门面。

    如此一来,自上元灯节之后,短短数日里,世翰堂卖出的书,倒比之前数年卖出的还多。

    若非早先半月,贾琮就要求林诚倪二加大投入,将老底儿都投进来,刻板印刷,再加上之前多年的库存,世翰堂的书怕要供不应求了。

    至于有人在世翰堂,无心之下发现了。

    初读之后便惊为天人,再度引起种种热潮,使得世翰堂之书,有洛阳纸贵之势,自不必再多言。

    然这一切繁华闹事,暂时都和贾琮无关了。

    在主导了灯节那场戏后,贾琮便再度蛰伏起来。

    并且郑重告诫林诚、倪二两人:得意时莫要忘形。

    如今他们根基都太浅,任何的招摇,都可能引来灭奇峻,可着实与好看沾不上边。

    这样的相貌,在日后选官时注定要受到影响的。

    可现在看来,先前竟是走了眼。

    只一转眼,贾琮吃的胖些,相貌竟如此之好。

    成了翩翩公子,还在宝玉之上!

    只是贾政的惊喜没有贯彻到底,面色变了变。

    倒不是为了贾宝玉,而是想起了贾琮缘何会这般俊秀。

    贾琮有一个花魁出身的生母,不怪长的好看……

    虽然贾政没见过,可能当艳绝都中的花魁,想也能想到长的有多好。

    可惜,这个身份实在是……

    若被小人知道了去,怕多有艰难。

    贾政心里叹息了声,随即又打起精神来。

    贾琮母族虽然出身卑贱,可他还是荣国公的子孙,哪个敢小瞧了去?

    又有衍圣公牖民先生的看重,就更不会有问题了。

    如今士林中,论德望之高无出牖民先生之右者!

    念及此,贾政心情转好,对三人继续道:“举业一途,路遥且艰,唯有勤学苦读,心无旁骛,方能有所获。

    若是三心二意,心生怠慢,必难成事。”

    三人一起躬身领教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红楼之庶子风流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