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四章 让你们做一个艰难的决定(第3/4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计诱杀降,或疑有司分别看待,或虑日后奸棍诈害,或虑目下生业销亡。

    种种深情,良可矜悯,为此再颁赦书,遣官驰谕。如在悔罪投诚,弃邪归正,即称救回难民,逐一查明籍贯,各省编入保甲。平奴后各省分起护归,各安井里之乐,永消反侧之心。

    道府有司,即以辽民收复多寡安插得所为殿最,违者指参重治。其或才力出众,听其图功自见。一体叙录;如怙终不悛,即合众夹剿,务尽绝根株,无滋余孽。

    抚顺剿逆,朝廷法实无私;出死入生,若等不可失算。诏布遐迩,咸使闻知。”

    崇祯皇帝这么玩,根本就是在玩多重标准,同时逼着辽东的百姓们做出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

    所谓的多重标准,就在于现在辽东主动要求回归大明的,肯定是要按户籍来打散分配到各省的,甚至于想要军前效力的,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不主动回归大明的,肯定是要被剿灭的,甚至于和被抓回来的那些个百姓待遇一样就算比建奴强,也要比这些主动来归的百姓们差上许多。

    至于说逼迫辽东百姓做一个艰难的决定,那就完全在于“听其图功自见”这一句了。

    简单点儿说,就是这些人如果砍了建奴的人头想要参军,那么也是可以滴,而且待遇肯定要高于那些没有杀建奴的百姓。

    当然,这些杀了建奴的人以后怎么管理,会不会有探子混迹其间,那是五军都督府和厂卫的事儿,崇祯皇帝表示自己不操心这种事儿。

    至于说这份旨意根本就不可能在辽东各地张贴,让百姓们全都知道,崇祯皇帝也不怎么关心厂卫有的是办法在辽东散布消息,总之能在开怼之前先让建奴人心惶惶也是好事儿!

    而这份旨意在朝堂上的作用,无异于在水中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般的效果,整个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了一片嗡嗡声。

    全大明上上下下,从官员到老百姓,都知道崇祯皇帝心心念念的就是怼死建奴还有开疆扩土这两件事儿。

    现在这份旨意无疑就是正儿八经的宣布了崇祯皇帝要在崇祯九年彻底去怼死建奴了。

    有了这个信号,朝堂上面的勋贵武将们互相交换了一番眼色之后,都暗自下了决心。

    怎么着也得找英国公他老人家好好商议一番,把自己给弄到关外去捞一波军功。

    至于朝堂上的文官,则是很明智的选择了闭嘴崇祯皇帝准备了这许多年,中间已经耽搁了无数次,这次再让他老人家不爽,他就该让自己不爽了!

    金殿之上,御史大夫听着嗡嗡嗡的声音,皱眉喝道:“肃静!”

    在御史大夫看来,朝堂上的这些人实在是太过份的,真要是追究起来,哪一个都是君前失仪的罪过!

    等到朝堂上安静下来之后,朝鲜使节崔立才正了正衣冠,出班跪道:“启奏吾皇万岁,下国小臣有本要奏!”

    崔立是从安南、占城、真腊、暹罗这些国家的使节的最前面出来的,如果是王世子来了京城,就可以正大光明的站在六部官员的身后了这种待遇,大明所有的藩属国里也算是独一份的存在了。

    而其他诸国的使节,看着崔立身上那身与大明官员一无二致的官服,心里面更是羡慕的紧。

    毕竟这也算是朝鲜的优待,别家谁也捞不着这种待遇。

    高坐在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将下面各国使节的反应一一瞧在眼中,心中也是暗笑不止。

    羡慕吧?嫉妒吧?恨吧?那就对了!

    既然羡慕嫉妒恨,等回去了就研究一下你们这些个藩国也赶紧的申请内附算了,总当外藩有什么意思?

    毕竟内附了,你们可就是得到了官方承认的“人”了,而不再是蛮夷了哦。

    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