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要脸的君臣(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3/4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倒还好。杨总督已经起兵,向着高迎祥所部而去,与臣所部南北夹击叛军,务求必其功于一役。”

    崇祯嗯了一声,心中却也只是抱了万一的希望。

    就算崇祯皇帝再小白,也知道高迎祥没那么好对付,尤其是他那个送快递的女婿,更让崇祯皇帝头疼。

    而且据崇祯皇帝所看过的重要历史参考文献中的记载,后来还是出动了洪承畴在陕西大杀特杀,又种了芋头,这事儿最终才平了下去。

    芋头这玩意,崇祯皇帝倒是不缺,毕竟徐光启的大儿子早就被派出来搞这东西了。

    但是洪承畴呢?这个人么,崇祯皇帝是知道的,因此还关注过,此时还是延绥巡抚的洪承畴到底有没有后来的本事,而且这个家伙后来可是降了清的——据说,螨清为了让洪承畴投降,人家黄台吉可是连小老婆大玉儿,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黄太后都贡献出来,让老洪好好地享用了一把,这才投降了。

    对于这样儿的猛人,崇祯皇帝是真心看重,可是他娘的这货投降的经历又让崇祯皇帝蛋疼不已。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有个很好的习惯,既然无法确定,就不如先观察观察——想不通的事情还想那么多干什么?

    原本还只是抽刀子上,慢慢地做了一年多的皇帝了,历史小白也开始玩心眼了。

    振奋了下精神,崇祯皇帝又问道:“此处往北到哪儿了?”

    张之极拱手道:“启奏陛下,此地向西北六十里,便是白水,若是直接往北前行,不远便是麻陂山。”

    略一停顿,知道崇祯皇帝更关心甚么的张之极又接着道:“过了麻陂山,再往东北不远便是宜川,逆贼王佐挂,也正是由宜川起事。”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吩咐道:“呆会儿先休息一番,然后咱们便往宜川去。”

    张之极应是后,便下去安排休息与埋锅造饭之事,崇祯皇帝心头可就盘算开了。

    王佐挂这个名字,听着还不如王明玉好听呢,都他娘的什么玩意儿啊。

    而且自己在几本重要的历史参考文献上,可都没怎么见过这个名字——没见过的无名小辈还用在意?大军一波流平堆过去也就是了。

    真正让崇祯皇帝闹心的,还是这些吃不上饭的百姓。

    造反不可怕,平推也能推得赢。唯一的问题中,总不能像洪承畴一样大杀特杀轻?

    可是不杀怎么办?单纯的干旱倒还好说,只要赈济过去了,第二年下种也就是了。

    但是现在的情况,他不一样啊。

    有了这王二王佐挂再加上高迎祥甚么乱七八糟的叛军跟着一掺活,得嘞,陕西来年怎么样儿是不知道,眼前死多少人却是很好估算——哪怕是有十万叛军,最后这陕西死的人就不止二十万。

    思虑半晌,倒还真个让崇祯皇帝想出来个好主意——倒是远处被挂起来的王明玉给了崇祯皇帝提醒。

    唐王世孙朱聿键不是正在陕西招募流民么,得了,您也别拉了,这地儿有的是,你都带走,朕也不管你能带多少了,你的,统统都是你的,你钱不够了朕还能借你点儿。

    打定了主意,崇祯皇帝便喊道:“来人。”

    由于王承恩被崇祯皇帝给留在了京城,因此方正化便临时提起了随侍大太监的职责。

    听闻崇祯皇帝喊人,方正化便躬身应道:“奴婢在,请皇爷吩咐。”

    崇祯嗯了一声道:“派人去蓝田,寻田尔耕,看看唐王世孙殿下是不是也在,命他快马前来见朕。”

    方正化领命,随即便派了内厂的小太监前去寻朱聿键前来见驾。

    正巧回来的张之极听到了崇祯皇帝的吩咐,倒也是猜到了崇祯皇帝的想法,便拱手道:“陛下可是想要让唐王世孙殿下来宜川等招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