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诏对(第1/2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当崇祯看到眼前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心中不由地升起一股子敬意。

    已经六十多岁的徐光启,在这个时代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高龄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不起眼的老人,在退隐朝堂之后,写出了《农政全书》,等到得出之后,又病逝在任上。倘若这大明朝的官员有一半是徐光启这种类型的,什么建奴,什么小冰河,统统都是渣渣。

    虽然对于徐光启六十多高龄,仍然因为自己一封复起诏书就千里迢迢地赶来京师表示欣慰或者说对眼前的老人带有敬意,崇祯在命人赐座之后仍然开口问道:“朕闻徐爱卿于西学一道颇有造诣,卿且言之东西之学孰优孰劣?”

    徐光启听崇祯问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学问之下,当即拱手道:“臣启奏陛下,以臣观之,西学一道,在于精。

    臣曾观察其所造之枪炮,虽然沼我大明所造三眼火铳厉害,但是无论寿命,或者精度,皆要略微超过我大明所造火枪。臣窃以,为此乃算术一道之应用,我大明当学之。

    我大明所学,刚是偏于圣人教化,在这些机关之道上,比之西学略有不如。

    然则西夷不重教化,其民多为无君无父之辈。所信仰神祗,亦是肆意胡来,视礼法如无物,臣以为不可取也。”

    崇祯点了点头,原来这徐光启根本就是打着学习人家长处的主意,这才把人家的优点缺点看的一清二楚。

    至于西方那些神神鬼鬼的玩意,估计徐光启根本就没往心里去。亏得基友教还把他徐大人当成好基友。

    想想自己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崇祯也想看看久居江南的徐光启是什么看法?民间又有什么看法?于是问道:“徐爱卿,自朕御极以来,所施政治,爱卿有何看法?江南民间又有何看法?”

    徐光启斟酌了一下,才缓缓说道:“启奏陛下,以微臣愚见,陛下所施政治,十分英明。

    我大明如今弊病,不在辽东,而在心腹之间也。

    农户所得粮食,食之尚且不足,又有诸般赋税委实不堪重负。

    然而商贾不纳税,却享有大部分的收入,这便是民间问题的根结之所在。陛下减赋免加派,民间百姓皆是一片赞扬之声。

    只是,商贾中人,对于陛下想要加征商税一事,却是反对之声甚重。”

    崇祯也不以意,这些反对自己收商税的渣渣们,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不足为虑。只要等到时机成熟,自己流水可以举起手中的屠刀教他们做人。

    再说了,等到苏杭织造太监回来了,再好好问问,看看谁在冒头,到时候手里的大棒就直接抡过去,妥妥的。

    将事情想的美美的崇祯回过神来,这才想起来自己把徐光启弄进京来是为了什么。

    清了清嗓子,崇祯道:“朕此番诏爱卿进京,不止是为了这西学东学之事,所为之事有三。”

    徐光启闻言,便问道:“请陛下示下。”

    崇祯道:“其一么,便是修历。朕观大明历书,已多有不准,徐爱卿既精通大明与西夷两家之学,这修历一事,便交与徐卿。”

    “这其二么,乃是为了这番薯一事。朕曾经翻阅宫中典籍,发现有不少番邦作物传入大明,尤以番薯产量为高。

    近些年甘陕之地频频欠收,朕有意在彼推广番薯种植,以使百姓得以饱腹。”

    “这其三么,便是为了新军一事。

    朕有感于卫所之糜烂,欲要编练一支新军。

    朕想要的新军,全部火器武装,刀剑等等一概废弃,故而对于火枪要求极高,朕欲命徐卿主持总揽此事。”

    徐光启听崇祯说完这些事情,心里也大致有谱了,便说道:“启奏陛下,臣倒是认识几个精于此道的西方传教士,可命其与臣的弟子一起主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