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宛城之战 七(第3/4页)  三国之龙图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全场。

    “现在的战况,我们主力尽出,他们也把主力压上来了,战况显得有些僵持之势,一两天倒是没问题,我们的军阵密不透风,他们没这么容易能击溃,但是这样僵持下去,我们吃亏啊!”

    文聘的面容略显阴沉一下。

    明军兵力不足,敌军是他们的两倍,即使他们足够的精锐,可一个对上两个,还是吃亏的,哪怕他们韧性十足,也会感觉疲惫,而敌军可以交错进攻,反而能喘息,他们一直抵抗,会被渐渐磨灭斗志。

    人的战意,士气,斗志,这些精神表现,都是有界限,哪怕训练的在强大,在战场,始终会面临生死的压迫,一旦垮掉,就会形成连锁反应,全军溃败。

    “得反击!”

    孟获简单的三个字,说出了想法。

    防守从来不是他的特长。

    他比较善于进攻。

    “怎么反击?”严颜看着孟获,对于这个十万大山走出来的蛮族之王,他倒是没有看不起,当然,也没有很看得起,毕竟作为汉人,天生就对异族有一些鄙视之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就是牧景愿意信任那些外族大将而已。

    如今的明国,其实有不少外族大将,十万大山的蛮族之王,孟获,统领明军景平第四军,羌族首领闵吾,统领明军昭明第三军。

    这些都是外族投靠的明国的佼佼者。

    还有景平第三军的中郎将,曾经叛出夷族的首领,高定,虽然已经投靠汉人很长时间了,但是他始终是出身夷族。

    同样,五溪蛮的蛮王,沙摩柯,率领的五溪营,也是的明军比较强大的战斗营。

    这些人,代表非汉人投靠明国的成功案例,在明国之中,也算是举足轻重,别说严颜不能质疑,哪怕是昭明阁,政事堂,枢密院,这些部堂大佬,都不敢轻易的质疑他们的忠心。

    毕竟这关乎明国的安定的,如果十万大山暴走,南中将会陷入动乱,如果羌族叛乱,西海的西凉地域都会乱起来。

    如今明国,地域之广阔,乃是的诸侯第一,这一点,没有人敢质疑,坐拥西南,手握荆襄,还有西海地区各部羌人部落的投诚,另外加上西凉和关中,甚至可以说,半壁江山都已经能明国的手中了。

    可越是如此,越是小心翼翼,内部的稳定,高于一切。

    所以严颜对孟获,也还算是的态度端正,不会太过于讨好,也不会表露出来那种不屑之心,平常心对待。

    而这种对待,反而让孟获比较适应,他也不想成为明国之中特别的存在,牧景对他一视同仁,但是也改变不了他蛮族大王出身,在明国想要立足,他若不能融入进去,那么早晚有一天,明国还是会对十万大山的部落动手的,所以这些年,他也想办法,把自己融入明国。

    叛乱之心,几乎已经没有了,不是他不想,是他提不起这个勇气,明国的发展是他看着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他实在没有信心,在牧景手中讨得太多的好处。

    要是以前,还有白族提供盐巴财力支持蛮族,夷族在外支持,尚且有几分信心,可如今,白族的盐田都交出去了,夷族自高定一下,已经成为了明国最忠诚的一条狗了,蛮族哪怕退回十万大山里面,面对战虎营和五溪营,又有几分胜算呢。

    另外,这些年明国对蛮族,也挺好的,虽然磨合之间,的确还有一些纷争,大多数都是蛮族吃亏,可综合而言,蛮族已经开始拥有自己的城池,族人能营建自己的房舍,能有耕地,有饭吃,有衣穿,这已经是千百年来,过的最好的日子了。

    所以当初明军整编,他和兄长孟优长叹一番之后,最后选择放弃南中军,放弃蛮族儿郎的兵马,调遣东州军中郎将,也就是如今的景平第四军中郎将。

    他的心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三国之龙图天下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