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80章 提携(第2/3页)  扶明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脸认真常延龄忍不住抚掌:“是也自要提携有才有能的只是……却不知这几个小家伙你瞧得上么”。
    没错常延龄这次还带来了几个怀远侯府的后起之秀其实任他怎么的说不在意常宇太监的身份那是不可能的这个时代的偏见是固化的了无法改变的。
    常宇是天纵之才他无比的欣赏无比的得意但常宇太监的身份又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几百年了常家终于出了个能堪比老祖宗的存在可他却是个太监常延龄为此矛盾的都快发疯了。
    于是思前想后他决定从族人里抽出几个佼佼者让常宇给带带看看是不是可造之材万一有一个呢那常家岂非又多一个撑门面的了。
    常延龄是个正直的人后世对他的评价都很高在勋贵中是清流一般的存在所以他并没有自私的将自己的儿子带过来他要推出来的是真正的能拿得出手的族人。
    (在这里插点有意思的正史中常延龄的生卒日不详但根据其常州后裔的家谱里常延龄是万历四十年生即1612年卒康熙四年即1665说是活了59岁。在小说里他现在是崇祯中十五年也就是1645年此时三十三岁那他儿子也最大不过十来岁而且据族谱上所述他夫人是徐氏魏国公的女儿。
    可是史料记载魏国公徐弘基没女儿。
    可是吧那个族谱是他的好友史可法给修的理应不假。
    可是吧扯淡的是明明史可法比他先死几十年怎么会给他修族谱?
    不过倒也相信常家和魏国公府联姻毕竟魏国公府地位太超然了太多的勋贵挤破头想着和徐家联谊甚至为此谋划一桩桩令人愕然的事件比如臭名昭著的和奸臣温体仁齐名的刘孔昭没错就是诚意伯刘伯温之后曾经为了和徐家联姻那是啥缺德事都做了当然了对于一个杀亲叔杀祖母冒爵的人来说着都不算事。
    可话又说回来了大明最牛的国公最后降清了而一个祸乱朝堂做人做事都没底线的刘孔昭父子却一直和清军死磕到底。
    这……
    哎。)
    “叔公推荐来的自是文韬武略出类拔萃的人物只需在军中多磨练自有出头之日”常宇轻声道常延龄苦笑:“自家人你没必要给他们客气所谓的出类拔萃也不过是在自家一亩三分地里扔到你那边或许都不起水花”说着微微叹口气:“论文韬谈不上但也在军中历练过去年打白旺时也曾随军上过阵杀过敌骑射功夫也还能拿得出手”。
    “又不是当文官要那么好的文韬作甚咱家是将门要的就是冲锋陷阵上阵杀敌”常宇嘿嘿一笑:“说到骑射闻叔公也是其中好手定然亲手调教过他们了”。
    常延龄轻摇头:“关公面前耍大刀罢了”。
    大明开国功臣里十个有八个都是武将哪个不是一身武艺不过数百年之后他们的后代早就忘了本美酒佳肴夜夜笙歌早掏空身子也掏空了雄心壮志但也有一小部分的勋贵之后没有忘本比如常延龄就是这极少人里的之一这并非刻意美化而是有史料记载的崇祯十四年其进京朝参崇祯帝召诸勋臣御前阅射也可以说是勋贵大比武吧常延龄连中七矢崇祯帝赏银牌十面大概意思就是得了第二名银牌吧。
    可话说回来他这水平放在勋贵里虽是数一数二但在军中就非常一般了所以常延龄看似自谦实则是自知。
    常宇知道这种老牌勋贵将门世家每一代都会刻意去培养几个凤毛麟角来支撑家门只不过大多都事与愿违要么是烂泥扶不上墙要么就是处于和平时代没有机会大展宏图所以几百年过去了那么多勋贵门第真正出来的人物少之又少。
    但现在是乱世。
    将门都知道机会来了。
    特别像常延龄这种一腔热血想要报效国家的人他需要一个上战场的机会在真正历史上他也是满腔热血奈何崇祯帝和老天爷都没给他机会。
    而现在他虽看到一丝曙光甚至也如愿跟着南征打白旺但也浇了他一头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扶明录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