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 邯郸陌上九月秋(四)(第2/4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颜悦色,可非却觉得他就像是一柄鞘的利剑,好像随时会出鞘伤人似的。

    “你说亭原有六个亭卒,三个跟着求盗投了黄巾,还有三个呢?”

    “唉,黄巾这一作乱,地方上就不安宁,不但有黄巾,还起了许多盗贼,闹得乡野不安。小人这亭先后受过三次盗贼的围攻,那三个亭卒两个死在了贼,一个逃跑不干了。”

    “原来如此。,你说你这亭原有民口千余,我等来时,在路上见田野无人,道上少人迹,里不闻鸡犬之声,却不像是有千余民口的样子啊。”

    “现在确实没有千余民口了,县里前天才下檄,令乡算民,小人算了一下本亭现存的民口,男女老弱加在一处不到五百口。”

    “算民”,即普查人口。汉制,八月算民。每年八月都要普查一下人口。荀贞当年在繁阳亭和西乡时都做过这项工作。现下冀州初定,又适逢八月,更是要普查人口了。

    “不到五百?余下的呢?都亡在乱了?”

    尽管有心理准备,荀贞还是大吃一惊。千余民口只存不到五百,两不存一。“十室五空”只是个形容词,如果现实真的是这样,只怕谁也接受不来。

    “倒也不是,有的离乡背井投奔别地的亲眷了,有的被县君召去县里,当了郡兵,有的则是活不下去,卖身给了郡县里的大户。”兵灾一起,最苦的是贫苦百姓,本就食不果腹,再被黄巾c盗贼,乃至官兵一再掠夺,除了饿死c从贼或从兵,就只有卖身求活一途了。

    别说寻常的百姓,便是这个叫非的亭长和那个亭父,名义上算是朝廷的吏员,由县给发食禄,可眼下却也是俱皆衣衫褴褛,黄瘦羸弱,面带饥色。听非说话,有时都听不大清楚,明显是饿得了,气不足。荀贞摇了摇头,负手仰望暮空,心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张角起事的初衷是想建立一个太平世界,结果却事与愿违,半年兵灾,百姓越发难活了。”

    顶着典韦的目光,非畏缩地待在荀贞身前,尽管害怕,却始终不提告辞。荀贞心知他的目的,暗叹了口气,叫来宣康,吩咐说道:“取些钱给君,当是我等今夜住宿之资。”

    宣康转身待去取钱,却听到非说道:“贵人临鄙亭,小人岂敢收钱?”眼神游移,往荀贞等的坐骑边儿上看。

    荀贞笑道:“君有什么话想说?请尽管讲来。”

    “钱,小人是万万不敢收的,贵人若真怜悯小人等,只求赐些米粮。”

    “米粮?这秋收不是刚过么?怎么?”

    八月底,秋收刚过,按理不是缺粮的时候,荀贞起初见非与那亭父面有饥色,只以为是县发给的粮少,现下闻非此言,宁要米粮不要钱,却似竟是已揭不开锅了!

    非愁眉苦脸地说道:“秋收是刚过,可压根就没有收多少粮食上来。黄巾是从二月起开始生乱的,一乱就乱到了现在,耽误了春种,县乡又连遭黄巾c盗贼之袭,县c民家往年存留下来的那点粮食也几乎全被抢掠走了,好容易皇甫将军斩杀了张角,黄巾c盗贼纷纷闻风逃遁,我县才得以组织人手收割秋粮,可却也收获寥寥,不怕贵人笑话,小人已饿了两天了。”

    百姓无粮糊口,县缺粮发俸。

    从军以来,荀贞为避免扰乱百姓,除了必须的以外很少进城,也很少去乡里,他料到了民间会缺粮,却没料到已经糟糕到这样的程度。他默然了片刻,说道:“叔业,去取些米粮。”

    宣康应诺,去到马边儿,从刚从马上取下来的随行所带之干粮袋里取了些米粮出来,用个小袋子盛着,递给了非。非千恩万谢,只差跪拜磕头了,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一袋米粮,就好像捧着什么价值连城的珠宝,欢天喜地地告辞回去前院了。

    葛亭在洨水北岸,渡过洨水向西南去,二三十里外便是常山国的国都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