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01章 河图洛书定江山(第1/4页)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永贞四年开春后的第一个大朝会上,女帝昭告天下,颁布了大凉《诫武令》。

    短短一月之间,《诫武令》传遍大江南北。

    共有数条。

    谋杀三品及以上官员者,车裂之刑,并诛三族,谋而未杀,自从杂犯。

    谋杀六品及以上官员者,凌迟之刑,家眷充营妓,子嗣流放边疆,谋而未杀,自从杂犯。

    谋杀九品及以上官员者,斩首之刑,子嗣永不录用为官,谋而未杀,自从杂犯。

    还有一条补充:犯者师门,酌情从罪。

    其实关于百姓杀官,在大凉的律法之中本来就有,只不过并没有这么严格,比如第一条,不会诛三族,第二三条,不会牵连子嗣和妻女。

    更没有那一条补充的。

    这一道《诫武令》一经发布,立即在天下引起掀然大波。

    无数人隐然觉得,临安朝堂似乎要抑武盛文,再次打造出文人经国的病态国势,只不过稍有远见的人看出了猫腻。

    《诫武令》中,并没有涉及到军伍。

    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压制武将,自然不存在抑武盛文之说。

    《诫武令》的风波尚未平息,临安又出了一道圣旨,依然传递各地州府,广而告之天下,这却是一篇长文。

    《武经总要》。

    用词也比较简单直白,目的就是让天下所有人都能一眼明白。

    只不过开篇就让一般人摸不着头脑,竟是道家的学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已开,国运鸿天,武运昌隆云云。

    说了一番天下武道拔高,以观渔城夫子大河之剑为例子,又举了剑魔独孤,最后更是以澜山之巅的事情总结。

    到得后来,词锋一转,说:大凉文武并盛,文有文规,武应有武矩,在女帝旨意下,龙虎山天师府高人张河洛,及北镇抚司剑道高手李汝鱼,并诸多大内高手,询范文正公之儒道教义,特以制,闻天下,愿天下武人游侠,砥砺自身,以效家国,共谱盛世之风。

    最后,便是武道分境。

    玉璞。

    化虹。

    凭虚。

    扶摇。

    万象。

    圣人。

    共六境。

    第一境玉璞,其实张河洛和李汝鱼定出来的本是望山,意味武道入门之人,站在山下望青山。只不过女帝看后,御笔一挥,改了。

    改为玉璞。

    李汝鱼和张河洛没有异议,明白女帝之心。

    愿天下武道之人,皆为璞玉。

    可为朝廷所用。

    这一境界,泛指初入武道的游侠儿,甚至包括武道小有成就之人。

    第二镜化虹,以用兵器者而言,兵器可生虹光者为此境,用拳者,则是拳生罡风者为此境。柳向阳、君子旗、沈炼之流,皆为此境。

    第三境凭虚,顾名思义,凭虚御风,这一境界之人,已是武道高人,可乘清风出招,曾经的北镇抚司第三把屠刀赵铸、第二把屠刀毛秋晴、第一把屠刀来俊臣,以及公孙止水、红衣宋词等人,皆为此境。

    第四境扶摇,扶摇上青云之意,这一境界的武人,不仅可以凭虚御风,更可以一步上九天,算是人间罕见是宗师级高手,青衫秀才、吴渐、安梨花、以及未得春秋之剑的李汝鱼,皆为此境。

    第五境则是万象,这一境界的武人,可引天地万般异象,是以称之为万象。已是罕见的绝世高手,枪出生风雷,剑出游龙吟,死在夕照山前的岳平川和赵骊,以及澜山之巅的张定边,石庙小镇的郭解和王越,北方的岳单,甚至于连夫子和剑魔独孤,皆为此境。

    第六境,则是圣人。

    关于第六境,《武经总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