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2章 天竺(祝新春快乐!)(第2/3页)  大明铁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里……”

    在导游介绍着旧城的景点时,朱明忠对他的旅行计划扫了一眼,对于在旧城的一些景点逛逛,他并没有有什么兴趣,毕竟,相比于这些。

    “作为古印度历代首都和自北印度到恒河平原古老贸易路线的主要城市,德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古迹、遗迹和遗址。旧城区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尽管文明远征期间许多建筑被摧毁了,但是仍然有一些建筑,被作为历史保存了下来,我们……”

    卢丽用流利的国语介绍着这座城市。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会提到,当年文明远征的时候,也不会提到,现在遗留下的建筑,并不作为历史的遗迹,而是为了炫耀诸夏的军功,就像在这座城市中随处可见的诸夏军人纪念碑一样,都是为了彰显军功。

    在参观着德城破旧的老城时,朱明忠发现这里大多数建筑都是明式,于是他便问道。

    “怎么这些建筑都是明式的?”

    “这里是诸夏。”

    卢丽有些骄傲的说道。

    这样的回答,听起来确实无懈可击,不过倒也让参观变得有些乏味,于是朱明忠想了一下又问道。

    “我听说这里过去有制度,现在这里还有吗?”

    突然的问题,让卢丽盯着朱明忠看了好一会,她那双漂亮的眼睛里闪动着有些异样的神采。

    “很少有人会提到这个问题,现在有倒是还有,但是并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用现代的政治体制来管理这里,从行政、立法、司法等各个方面对这里进行改造,比通过的竞争考虑择优任用文官的原则……”

    在讲述着这一切的时候,卢丽显得有些激动。

    “而且,联军还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带到,采用立法的手段推行社会改革,既改革传统社会陋习,并对印度教中歧视贱民的习俗进行干预,比如改变信仰失去继承权等问题……”

    “卢小姐,你忘了最重要的一点,王廷每年可都会拨几百万的巨款推行教育,建立了很多学校,那些学校都是免费的,现在很多人正是因为王廷的教育,才考上了文官……”

    驾使着汽车的皮肤黝黑的司机说道。

    “而且我还改了姓了,现在我姓张,天下第一大姓,这样再过几年,就没有人会记得我是低的人……”

    “等到了那个时候,就没有人还记得制度。”

    卢丽扭头看着身后这个帅气的天朝青年,说道。

    “我是佛教徒。”

    “我也是,很多人在改姓之后,都会改信佛教或者道教。”

    听到他们这么说,朱明忠也就放心了,尽管这些手段听起来都很普通,但是作为皇帝时,他曾特意研究过吴周是怎么“教夷归夏”的,大抵上也都是这些手段,这些手段都是非常成功的,至少在短短几十年里,吴周大半的人都会说国语,差不多有一半的人都改了汉姓。当然,他们推行的那一切,都是为了维持统治,推行教育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灌输思想和文化,在当地培养一个中间阶层帮助他们实施统治,而诸夏在各地推行的政策也都是大同小异,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模式。

    参观德城之后,将汽车返回机场作为时四个小时的旅行的终点,通过这样的参观。正如朱明忠所期待的那样,他在德城这样高度的城市的大街上听到的只有官话,听到国语。只有一些老人,偶尔的会说上几句土语。

    当看到官话成为这里的国语时,当看到路边的店面门牌上写着的都是汉语时,朱明忠便感到内心有些激动,毕竟,所有的一切都表明,这里的进程是顺利的。

    当然,并不是说没有什么遗憾,比如他惟一的遗憾是——相比于土人,国人的的数量还是太少,即便是这样的大城市中,国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大明铁骨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