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5章 初抵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2/3页)  大明铁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信封、邮票,到时候,旅馆会帮您把信寄出去,当然邮票是需要你自己买的。”

    伙计说着一嘴并不流利的官话,相比之下,他的官话甚至都没有约翰说的流利。

    “如果你要是拍电报的话,就需要自己去电报局,不过……”

    伙计打量了一眼这个外国人,试探着问道。

    “你是归化人吗?”

    “电报?你说的是那种无论多远一天就可以收到电信吗?”

    约翰好奇道,在欧洲的一直都有一个传说,几乎所有人都曾提到明国有一种“电报”,是一种借助电流传递的信件。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理,但是它的传递速度非常快,即便是相隔上千英里,传一封信也只需要几个小时。

    这可能吗?

    在整个欧洲,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天文夜谈。

    可约翰知道,这是真实的,因为不止一个传教士或者学者提过电报,就是在牛顿的信中,也曾不止一次提到过电报的便捷。

    但是,相比于用火车、邮船以及马匹组成的邮政网,没有人能理解电流是怎么传递信件的,所以直到现在在欧洲有关电报的书籍仍然为零。

    “是的,不过,先生,如果您不是归化民的话,是不能通过电信局拍电报的。”

    一个简单的限制,使得约翰放弃了前往电信局的念头,他来到旅馆的前台,要了一张信纸。在信纸上写了他抵达南京的日子。

    在寄信的时候,约翰发现只要在信封上贴一种特殊的小纸片就行了。

    “这就是邮票吧!”

    拿着那张小小的邮票,约翰惊叹道。

    邮票在欧洲被评价为最伟大的发明,它是国家统一印制的,面值不同的邮票只要贴在信封上就可以寄信。大明便利且快捷的邮政系统是欧洲各国学者最为羡慕的,但是至今没有那个欧洲国家建立了相同的邮政系统。

    看着这张印刷精美的邮票,约翰的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也许,大明的强大,就是在这些不为人注意的细枝末节上。

    为什么所有人只看到蒸汽机、轮船、火车、纺纱机、织布机呢?

    约翰心想到,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邮票,所代表的邮政系统,就让大明远远领先于欧洲各国了。最后除了寄信买的几张邮票之外,约翰又还多买了一整张邮票,打算留作纪念。甚至他还特意将一张邮票贴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在一旁备注道。

    “帝国的基础”。

    此时,约翰自己都不清楚,他的这个评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欧洲人第一次看到,大明帝国的是通过什么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邮政系统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只不过,在很多时候,都被各国的学者所忽视。

    他同样也不知道,几年后,在他回到英格兰之后,就大声呼吁建立英国的邮政系统,并用长达十数年的时间,最终建成了英格兰的邮政系统,也让欧洲成为全欧洲第一个邮政体系的国家,而第二个就是拜占廷帝国。

    在抵达广州的第三天下午,怀揣着激动的心情,约翰坐上了火车。其实之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是从广州到武昌的火车卧铺票已经卖完了,没有办法,他只好推迟了行程。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约翰希望不浪费时间,他希望考察沿途经过的城市,广州自然是第一站。

    不过,即便是如此,在过去的三天中,约翰仍然像是一个怀揣着好奇心的少年似的,对火车充满了好奇,当他心情雀跃的来到站台,看着长长的列车,以及站台上拥挤的人们时,他整个人都处于惊愕之中。

    甚至直到进入车厢的时候,看着有如卧室般的车厢,他还没有回过神来。

    怎么会有这样的车厢?

    火车是怎么拖走这么多车厢、这么多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大明铁骨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