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解忧(第2/3页)  大明铁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是造反,结果……”

    摇头长叹间,提及这皇家旧事之余,朱慈烛又感叹道。

    “若是当年汉王就藩云南,又岂会为宣宗活活炙死在铜缸内,甚至就连子嗣也未留一人?”

    躺靠于长椅上,朱慈烛端起了一只酒杯,那酒杯边沿还带着些红唇印,似乎还留有歌妓的唇香,他眯着眼睛,似是在品味着那唇香,然后慢吞吞的说道。

    “孤与其它人不同,你看这府中,看似我益王府,可又有多少他人的眼线,别人不知,老方,你又岂不知道?”

    大王的反问,让朱慈烛不由一愣,他诧异看着大王,似乎明白大王为何如此了。

    益王府里头,确实不怎么平静,这所谓的“他人”,其实就是皇帝。

    “大王,您是?”

    难道大王是想籍此来打消皇上的戒心?

    “大王许是多虑了,毕竟,当年先王所创之洪门,不过只是收集清虏情报,况且,早就,早就已经交还陛下了。”

    创建洪门!

    这是朱由梿也是朱慈烛的父亲创建,他只是于一旁协助,后来朱由梿去世后,他则接续其父具体完善洪门组织,为大明搜集情报,刺杀清虏官员、将领。

    十几年间,也算是屡立奇功。

    过去也曾因此得到先帝的嘉奖,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既然已经天下承平,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贤王了。

    贤王……

    对于大明的藩王来说,有贤王之名并不见得是个好事。毕竟,有当年靖难的前车之鉴,几百年来,因为害怕藩王夺权,一个个大明的皇帝,都恨不得把藩王当成囚犯给禁囚于王府之中。

    “大王您是担心陛下会因此拒封大王?”

    方仕东朝着门外看了一眼,确定门外站的侍卫是自家人之后,才算放下心来,或许这府中有陛下的眼线,可是与其它的藩王不同,创办洪门的益王府中,同样也有自己人,是当年于创办洪门时网罗的忠贞之士。

    拒封大王……

    朱慈烛笑了笑,并没有立即说话,只是闭着眼睛在那里喝着酒,好一会之后,他才说道。

    “听说陛下嗜好烈酒?”

    突然岔开的话题,让方仕东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

    “听闻陛下确实有此嗜好,不过陛下似乎也爱西洋酒,就像这夏天时,就喜欢喝习于西洋的啤酒,似乎对葡萄酒也有偏爱。”

    其实,在中原文人墨客往往不喜欢烈酒,只有北方的贩夫走卒,喜好烈酒,而烈酒又是士大夫向来不喜的。相比于烈酒,他们更喜欢黄酒、米酒。

    “那是因为今上不屑于与他人为伍。”

    微微一笑,朱慈烛的唇角一扬,冷嘲道。

    “至少不愿与寻常士大夫为伍,咱们这个陛下,与大明十几代皇上之中,可以说是上是个异数,他虽是皇家血脉,可却与高皇帝一般,起于草莽,行事似高皇帝一般果决,又似武宗一般任意而为,从其登极以来,废宦官、废科举、定新制,又到现在的分封夷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能想到的,于这样特异独行的陛下面前……”

    长叹口气,朱慈烛摇头叹道。

    “本王宁愿做一个逍遥王,也不愿变成另一个汉王。”

    朱慈烛是一个聪明人,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极为聪明,也正因如此,他才觉得自己已经猜透了陛下的心思。

    分封夷地,以为诸夏,抚以蛮夷,归属华夏。

    这十六个字看似让人热血沸腾,看似让所有的宗藩无不是为之欢呼、为之雀跃,可是他们那里看得出,今上可不会满足于一个形同虚设的“天子”,有了周天子之后,是不需要再有一个明天子了,即便是需要,那也是普天之下的天子!

    “大王的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大明铁骨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