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章 黄河两岸(第3/4页)  大明铁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孰轻孰重,鳌大人自会体谅的。”

    对于鳌拜,佟国纲并不担心,至少眼下他还不担心,鳌拜想要屠城,无非就是为了出气,可现在有比出气更重要的事情。孰重孰轻这个道理,鳌拜还是能够分清楚的。

    “刘清泰会把粮仓交出来吗?”

    玄烨的眉头一锁,对于那个人终究还是有些担心。

    “按父皇的说法,此人不过就是想脚踩两只船罢了,当初图海出城后,之所以会被明狗于黄河上截杀,恐怕十之八九也是出自刘清泰之手,如此,又岂能信他?”

    刘清泰当初不过只是自作聪明,尽管心知他是自作聪明,可是福临并没有下旨杀其族人,一来是顾不上,二来也是为了来自能派上用场,就像现在。

    也正因如此,才会担心他现在会不会完全投靠了大明,如果真的像皇阿玛说的那样,恐怕要想让那个人把粮仓让出来,不过就是痴人说梦罢了。

    “他无路可选!”

    佟国纲冷笑道。

    “只要他的信在朝廷手中,他就无路可走,只能为我所使!”

    甚至,这也是朝廷最终选择南下的原因之一——他们知道,无论如何,刘清泰都不可能,也不敢拼命阻拦,只要不给他拼命阻拦的借口,他就会视而不见,甚至还会给大军一定的帮助。毕竟,他要活命,对于他而言,能不能拦住清军不一定会死,但是如果他拼命阻拦的话,到时候肯定会死。只要把他的那封信往大明那边一送,自然会有人要他的脑袋。所以他决不会也不敢拼命阻拦。

    就像现在,洛阳的粮仓,正是大军所需要的。这一路上,尽管沿途穿府过县的时候,因为地方无兵驻守,那些还穿着大清国官服的知府c知县为了保命,无不是纷纷在大军过境的时候,主动献饷,献粮,只求他们赶紧离开自己的辖界。但是这不过只是勉强维持十三万清军的日常所需,可如此一来,倒也让他们不至于断粮,

    但是他们到了河南的地界就不一样了,河南的官员早已降明,他们或许会闭门不出,但是绝不会献饷献粮,正因为这粮草的不足,才使得鳌拜等人盯上了洛阳的粮仓,那里存有数十万石粮食!

    只不过相比于佟国纲,鳌拜更倾向于攻城,他甚至念叨着攻城洛阳后,尽屠洛阳全城,从而报复汉人。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气话,若不然的话,在佟国纲提出游说刘清泰主动让出粮仓里,鳌拜又怎么可能会赞同。

    大家都清楚,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现在最紧要的是筹集到足够的粮食。如果夺下洛阳粮仓,至少在未来的几个月内,都无须为粮食操心,相比于银子。现在对于朝廷来说,最重要的是粮食,很多时候,即便是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粮食。

    “三阿哥,西北贫瘠,几十万旗人猛然进驻陕西,以陕西之地,到时候能不能供养这么多人都不一定,多上一石粮食,总胜过少一石粮食,所以,无论如何,都得先把粮食运过潼关,非如何,我大清不能重整旗鼓!”

    粮食很重要!

    这些粮食关系到大清国的将来。所以只要有可能就要把这些粮食都带到陕西去。

    “舅舅,你说,大清国真的能重整旗鼓吗?”

    原本一直看着黄河的玄烨,突然扭头问道佟国纲,然后又说道,原本的他,还相信大清国一定能重整旗鼓,可是在南下的路上,看到那些百姓自动的穿上汉人的衣裳时,他就知道,这汉人的心,压根就不在大清,即便是砍了他们的脑袋,他们骨子里仍然是汉人。

    “三阿哥,只要咱们能够到陕西,大清国就还有重振旗鼓的一天。”

    佟国纲的话说的非常明白,对于大清国来说,现在最要紧的就是保住元气,只要保住了元气,将来自然还有机会。如果不然,那恐怕连机会都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大明铁骨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