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二十八章 兵戈若相向(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们开始他们的行动。居住在这块地域的几个部族,从长老、酋长首领们开始,毫无区别的被驱赶到一起。然后,他们都面色惊恐的开始听那位杀气腾腾的将军作出对他们命运的安排。

    很快,肤色不同的几个部族民众间响起低声的哭泣和抗议声。没有人愿意离开族群世代居住的地方。更没有人心甘情愿去接受别人强行安排的未知人生。这些部族间虽然以前一直受波斯人的奴役,但在波斯帝国覆灭后,他们惊喜的发现,也许大多数人的命运将迎来彻底的改变。而且,这段日子来自汉人的帮助和对他们生活的改善,也让他们意识到,跨越山海而来的汉朝人,或许真的就是传说中上苍派来普渡众生解救苦难的呢!

    然而,心中刚刚升起的希望和喜悦,就被突然而来的铁蹄踏碎了。所有的部族民众都惊恐不已的看着面前发生的一切。他们非常不明白,同样都是汉朝人,为什么有的是来帮助他们的,而有的却是要把他们粗暴驱离居地,重新陷入被奴役的命运中呢?

    汉朝骑兵却没有对他们解释的义务。在雪亮刀锋和无情的命令下,部族长老和首领带领着他们的民众,开始被迫踏上迁徙的道路。

    类似的事并非偶然,而是发生在许多地方。从波斯王城周围开始,由近而远,燕王和广陵王要开创自己的权力范围,一系列的大规模行动很快就将随后展开。这只是序幕而已。

    不过,萧望之却不是一个简单的生。他的智慧足以应付眼前的危局。不用多想,他也知道这一切都是出于燕王和广陵王的授意。很明显,在暂时失去元召的压制后,巨大的野心正在急速膨胀起来。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就在听从二王命令的骑兵到来之前,萧望之已经派遣跟随保护他们的卫士,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汉军大营。把最新的突发情况告诉几个将军知道,到底该怎么应对,让他们速速拿主意。

    萧望之绝不相信,像李陵、公孙戎奴等这样的优秀将军,会在大是大非面前选择袖手旁观。他非常希望看到他们能够秉持元召的信念,保持清醒头脑,无惧无畏的为大汉帝国彻底归化西方大陆的正确方向保驾护航!

    暂时统领西征军的李陵和

    公孙戎奴,果然没有让萧望之失望。在察觉到王城兵马的动向后,他们就已经提高了警觉。之所以没有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除了顾忌二王的身份外,他们是想看清楚这两位皇室亲王到底想干什么。

    接到萧望之派人送来的紧急消息后,伤势在身的李陵顾不得许多,他马上与其他几个军中将军商议对策。在没有接到长安的皇帝命令之前,该怎么做才最稳妥,仓促之际倒是颇有几分棘手。

    如果是其他人,当然不用犹豫。在危急之际率军公然离开汉军大营,擅自割据波斯王城,并且与汉军对峙,这样的行为已经与反叛无异。凡忠义之士,当共击杀之!

    然而,燕王和广陵王的特殊身份,却令人投鼠忌器,有些为难。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几个将军的意见并不统一。而他们争论的焦点,就是应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大举出兵,去阻止二王的军事意图。

    毫无疑问,对于他们这些军中将领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千百年来,皇族的高贵无与伦比。牵涉到这些关系,没有人敢不小心谨慎的对待。

    李陵伤口裹着厚厚的绷带。广陵王那致命的一刀,差点要了他的性命。多亏了师父元召留下来的伤药,愈合很快。不过想要彻底痊愈,还需要等待时日。

    对于最年轻的李陵主持大营军务,其他的几位将军并没有太大异议。就连老资格的荡寇将军、金翎侯公孙戎奴,也甘愿屈居其下。这并非是因为元召的原因而爱屋及乌。完全是李陵凭着自己的勇敢和功勋而得来的荣耀。

    “这件事不必再争论……我们身为大汉王朝的战士,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汉血丹心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