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黄庭法具(第2/3页)  寒门贵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田间,操弄稻种,和老农无异……”

    元沐兰惊道:“治粟使?他身为堂堂大将军,又是江东文宗,身份贵重,怎么会甘心干这样的事?”

    一直没说话的元光突然插话,道:“沐兰,劝农是国家的根本,治粟使也不算浊职,徐佑此举,非是不爱惜羽毛,而是有大智慧。”

    “我觉得更像是无奈之举……”

    于忠笑道:“徐佑在楚国的敌人实在太多了,要不然也不会刚回京就被逼的辞官。不过,他的手段也着实了得,出人意料的剿灭了六天,再借这个功劳,谋求起复大将军,可惜又被谢、陶等人和诸姓门阀联手坏掉。眼看着起复无望,别的职位也一时难以染指,恰巧宁长意进献占城稻,说什么可一季两熟,楚主欲命人前往查验,徐佑主动请缨抢了这差事,估计是走投无路,顾不得许多了,再受宠的臣子也不能离开中枢太久,就算当个治粟使,也比无职无衔要好……”

    元沐兰似乎有些为徐佑的遭遇鸣不平,美眸里神色复杂,冷冷的道:“楚主昏聩!”

    “楚主昏聩,才是我大魏之福!”于忠道。

    元光的关注点则和元沐兰不同,道:“一季两熟?可以确定吗?”

    “不能!”于忠想了想,道:“或许是真,或许是假,扬州刺史府打算先在吴县试种一年,我会持续关注此事,随时向大将军汇报。”

    元光点了点头,目光凝重,道:“若真能一季两熟,再无缺粮之忧,楚国的国力将突飞猛进,日后……”

    他没说完,可大家都明白,日后此消彼长,楚人会变得更难对付。

    等于忠告退,元光对元沐兰道:“既然南朝没有打算撕毁盟约,洛阳方面也不用再这么严阵以待。你明日启程,带百保鲜卑速速回京,冀州的大乘教闹的越来越厉害,主上似有亲征之意,你要尽力劝阻,亲征牵扯太大,万一有什么闪失……大魏如今风雨飘摇,再经不起任何的折腾了。”

    “是!”

    自古以来,皇帝亲征,和普通的大将不同,所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会成倍数的上涨。魏国现在是跛脚鸭,军力鼎盛,可国力渐衰,必须休养生息,给朝廷和百姓喘口气的时间。

    若元瑜真的执意亲征,首先粮草供给就得拼命的搜刮地方,老百姓不知道要死多少,再被大乘教的妖僧鼓动,活不下去的人只有选择跟着造反,到时候按下葫芦浮起瓢,偌大的帝国,恐怕会千疮百孔,再也难以收拾。

    “平定大乘教,兵贵精不贵多,两万人足矣,重要是速战速决。我写了奏章,你带回京城呈给主上御览。奏章里举荐你为平贼主帅,如果主上同意,打消了亲征的念头,你要记住三点:一,先示敌以弱,多诱敌人出城野战,尽量避免攻城,同时,要大力宣扬大乘教泯灭人性的残暴行径,争取民心在我,至少要让冀州的士族看清大乘教的真实面目,不要受蒙蔽从了贼;二,积极联合冀州当地的豪强,譬如李陲、封隆、高津之等人,这些豪强无不手握数千私人部曲,悍不畏死,骁勇善战,可弥补你兵力不足的缺陷。他们又是当地的地头蛇,熟悉何处可伏兵,何处可偷袭,何处有蹊径,并能派人混入大乘教,收买贼人为间;三,请旨加封冀州顶级门阀清河张氏的族人为官,以张氏为首的门阀支持你,你在冀州就有了底气,最多两到三个月,当平息此次叛乱。”

    元沐兰一一记下,问道:“师父,你不打算回京了吗?”

    元光笑了笑,道:“我在洛阳,楚人才会老实,也免了你后顾之忧。另外,我要在洛阳等徐佑的消息……”

    元沐兰知道丘六颂从洛阳离开后转告给元光的话,道:“真的要和孙冠一战吗?”

    元光静静的道:“我的病,估计好不了了。趁着现在还有几分力气,能和号称天下无敌的孙天师一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寒门贵子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