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九章 西市(第2/4页)  寒门贵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小女孩懵懵的站着,旁边的人都吓傻了,冲撞大将军的仪仗是什么罪,大家都很清楚,女孩的母亲更是脸色发白,嘴唇颤抖,想要冲过去救女儿,被好心人死死的拉住了手,折一个够可怜了,别母女俩都折进去。

    那亲卫却没有像百姓们想的那样把小女孩抓起来,而是蹲下身子,轻轻拍了拍她瘦弱的肩头,笑道:“别怕!”然后拉着她的手,交给了悲痛欲绝的母亲,啪的双脚立正,行了个军礼,道:“人多,照看好孩子!”

    众人彻底惊呆了,活在乱世,谁见过这样的兵?那妇人紧紧抱住孩子,目睹亲卫归队的背影,感动和后怕交织,呜咽着哭了起来。

    “老弟,我早说了,大将军的部曲秋毫无犯,入长安后连民宅都没进过,你还不信?”

    “哎呀,都怪我,自楚军入城,关在家里几天没出过门,怎么会想到世间会有这样的军队?”

    “要是天底下的兵都这个样子,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

    “谁说不是呢?”

    ……

    徐佑走在前面,并没有注意到身后这个小插曲,鼻子里闻到浓郁的香味,停下脚步,抬头看到飘摇的旗帘子,黑底赤字,写着刘家食肆。

    这叫市招,古代朴素的广告表现形式,徐佑走了进去,道:“掌柜的,最近生意好吗?”

    掌柜是个老头,原西凉绥州上郡人,早年来长安谋生,带着老婆和儿子儿媳撑起了这家店,在西市小有名气。

    “还……还好,”老刘头有些紧张,道:“贵人可是要用膳?”

    他常年混迹西市,不是没见过世面,眼光毒辣,见徐佑穿的粗布青袍,可气势非常人所及,再看后面乌压压的随从,连平日见到得使劲巴结的市令也离得远远的,根本没资格凑到这人的近前,哪还不知来了惹不起的贵人?

    “你这都有什么好吃的?”

    “小店主要做的是瓠羹。”

    “哦?正好,走得乏累,来一碗尝尝。”

    瓠羹就是汤面,搭配各种浇头,比如只要肥肉的膘浇、只要瘦肉的精浇,只配菜蔬的造齑,热面、冷面、细面、面片等等。到了后世,宋代的吴氏写的菜谱《吴氏中馈录》里记载,一碗普通的瓠羹面,浇头已相当丰盛,大概包括芝麻酱、杏仁酱、咸笋干、酱瓜、糟茄、姜、腌韭菜、黄瓜丝和煎肉等十几种,可想而知那些精雕细琢的面又该如何的美味可口。

    刘家的面出自绥州民间做法,没江南吴氏那么的细腻,用羊肉带骨剁成大块,加入草果为佐料,熬一大锅高汤,再捞出羊肉切片,取瓠瓜挖瓤削皮,也切片,同羊肉、细面条下锅爆炒,加姜、葱、盐、醋,起锅添入肉汤。

    这简直就是后世著名的绥德羊肉面的前身,徐佑闻着扑鼻而来的香味赞不绝口,刚要吃却被清明拦住。虽说刚才老刘头做饭时有两名亲卫全程监督,可为了以防万一,清明还要重新验过才能放心。

    徐佑其实觉得不必这般小题大做,但清明坚持,他也没办法。等清明轻车熟路的搞定,对他点了点头,这才拿起筷子,笑道:“掌柜的,凉了不会影响这碗瓠羹的味道吧?”

    老刘头咧着嘴道:“贵人听过关中有句俗口吗?”

    “哦?还有说道?”徐佑招了招手,道:“近前来,坐!”

    清明等都散到旁边,老刘头走到距离徐佑两三步的距离,佝偻着身子,道:“贵人当面,小人哪里敢坐?”

    徐佑也不勉强,笑道:“什么俗口,说来听听!”

    “关中有四宝,银州的婆姨,绥州的汉,积粟县的金麦,折家坪的面。这说的折家坪就是小人的乡里,祖祖辈辈靠这碗面讨生活,热吃是天上龙肉香,凉吃是地上驴肉香,贵人大可放心。”

    徐佑大笑,道:“有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寒门贵子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