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挥手别成都(第1/2页)  寒门贵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在鹤鸣山和峨眉山之间,有一条贯穿南北的青衣江。江水蜿蜒穿过齐乐县,此县位于两山之间的中点位置,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是羌人的主要居住地。

    齐乐县有瓦屋山,是道教仙山之一,张道陵曾在此修炼传教,收服羌人,依为臂助,为天师道在益州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瓦屋山也是观妙真君魏元思的埋骨之所!

    魏元思法驾归天,没有埋在鹤鸣山的天师冢,而是留下遗言,选择了远在二百里外的瓦屋山。这座仙山曾是他初入道门的皈依之地,此后十余年,在此间长大、嬉戏、学道并一步步升迁,可以说鹤鸣山是他的荣耀终结之处,瓦屋山却是这份荣耀的。

    从来处来,再回来处去!

    魏元思因为修炼道心玄微大法伤了元气,再无法问鼎武道巅峰,连带着精湛的道法也倒退不少,越到大限来临时,越是怀念儿时曾经的欢乐过往,所以魂归瓦屋山,于道门而言不合规制,可对个人来说,却是得偿所愿。

    瓦屋山不迟!”说完弯腰施礼,飘然而去。

    范长衣不敢阻拦,急忙望向孙冠,孙冠没有任何表示,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宁玄古虽然重要,可跟眼下的事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宁玄古安然脱身,他心里明白,必定是徐佑得手,鹤鸣山传来了消息,要不然范长衣绝不敢在这个时候来打扰孙冠。

    下得山来,立刻从山林、崖角和江水旁涌来十数人,皆是宁玄古门下,看身形步法,无不是高手。其中一人方脸大耳,颇为沉稳,道:“禀师尊,鹤鸣山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故,竟传来了鹤鸣声,百里可闻!”

    宁玄古没有做声,领着众人上了船,顺青衣江而下,他立在船头,遥望鹤鸣山的方向,心里却想:鹤鸣山四百年未闻鹤鸣声,莫非徐佑竟应了天数,将成为超越大宗师之上、那无人可达的至高境界?

    身后传来轻盈的脚步声,一个气质出众、容貌秀美的白衣女子走到近前,轻声唤道:“师尊!”

    宁玄古回过头,眼中溢出满满的疼惜,笑道:“你可以放心了,大事成矣!”

    “啊?小郎他……”原来这白衣女子竟是久未露面的秋分,三年不见,当初青涩的小丫头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跟随宁玄古身边,沾染了几分超然脱俗的仙气,幼时的清秀化作了现在的绝美,加上修习道门武学,眉眼间不经意的透出几分洒脱和出尘,真如换了个人似的。

    “你啊,平时多清冷如雪的人儿,只有提到你家小郎,才有几分小娘的稚气!”宁玄古打趣了她一句,看着秋分骤然红透的俏脸,忍不住大笑道:“我实在好奇,等徐佑看到你如今的模样,到底会是什么样的神情!”

    徐佑自然不知道秋分的变化,他和清明正躲藏在距离鹤鸣山下有百多里的一家农舍院子里。自从被水流裹挟着落入斜江,两人漂浮五十多里才上了岸,幸好那时已经入夜,没人发现他们的踪迹。上岸之后,清明背着徐佑趁夜色疾行,他本就是刺客出身,精通各种隐匿踪迹的法门,又故意翻山越岭,临水过江,轻而易举的将所有可能留下的线索全部抹去,然后到百里外才停下来略作休息。

    这家农舍是三口之家,男耕女织,仅有女儿才三五岁,牙牙学语,甚是可爱。益州这些年风调雨顺,老百姓日子过得不错,清明混进厨下,偷了点隔夜的食物出来,且每样只偷一点,小心谨慎到了可怕的地步。

    徐佑吃了饭,精神恢复了些。他在清明洞里因为坠落水潭受了轻伤,后来过玉桥时又伤了点元气,再在江水了泡了半夜,熬到现在能够不发病已经是老天眷顾,可要不是这几口吃的暖了暖胃,不知什么时候就倒地不起了。

    睡了一个时辰,天光渐亮,两人又往东三十余里,来到了成都城外。作为益州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寒门贵子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