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八章 旧事重提(第1/2页)  寒门贵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出了城,一路行来,满地的麦苗好像还没睡醒似的,根浅苗细,一片枯黄。看到有农人在劳作,徐佑跳下牛车,凑到近前,看农人用锄头扒开表层冻土,伸手捏了捏,土壤发干,摸起来硬硬的,全是成块的土疙瘩。

    徐佑纵然不懂种地,可也明白这是缺水失墒造成的,问道:“老丈,今年的春稼长势这么不好吗?”

    农人见徐佑询问,以手扶锄,叹道:“谁说不是呢,去岁的秋稻迟了月余,被冬雪压的倒伏了,一季收成只有往年的三四分,连累着麦子也种的晚了。可不管怎样,咱拼死出力,总算把种子及时下了地,没想到自年节下了场雪,初七下了场雨之外,整个冬天再无一丁点的雨雪……眼瞅着这一季的冬麦又要坏了……”

    他的脸上透着深深的愁苦,纵横曲折的皱纹仿佛用历史的刻刀刻下的沧桑和劫难。徐佑何尝不能体会他的担忧,除了后世,生产力极度昌盛,放在古代的任何时候,一旦两季歉收,代价就是饥民遍地。

    “钱塘多水,为什么不想法子引河水来浇灌呢?”

    “郎君有所不知!从冬到春,前后数月,天气先冷后热,田里的土先受冻再融化,加上春风大,土壤松散不说,全都吹裂了缝。早春不划锄,麦就长不旺。得划锄两三次后,等到了三月中,才能想法子引水浇地。浇灌的早,也没有大用,况且这水,也不是想引就引得来。你瞧我这块田,离的最近的河溪有七八里远,有些也干涸了,怎么引得来?哎!”

    耨不厌勤,这是老百姓总结出来的经验,只有多次拔草翻耕细作,才能提高粮食的亩产量。农人们不怕辛苦,只怕天不顺人意,或旱或涝,都会造成灭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张口,欲壑总难填啊!”徐佑叹道:“这位陆县令虽然长了个狗胆,但是好歹没有狼心,也就贪财而已,收了钱还是办事的。”

    履霜扑哧一笑,道:“小郎总是能看到别人的好处,连陆会这样的人也为他开脱。”

    “这叫阿q精神……”

    “嗯?”履霜和左彣都没听明白,徐佑笑着解释道:“就是自我安慰一下!”

    牛车在静苑门口停下,刚下车,吴善匆匆跑了过来,道:“张墨来了,我说郞主不在府内,请他先回去,可无论怎么劝说都不肯走,非要在门口候着。我怕他冻出风寒,只好请他进了院子……”

    徐佑在内堂见到了张墨,他正由暗夭陪着说话。暗夭现在对徐佑几乎没有了敌意,甚至连他自己也不愿意承认,已经开始逐渐的把他当成静苑的一份子。要不然无论如何,也不会在府中无人时出来陪客。

    “不疑兄!”

    张墨扭头,忙站起身,急走到近前,拉住手道:“微之,可算见到你了!来时我就想好了,要是你再避而不见,我准备在静苑门口长住下了!”

    “这是哪里话,”徐佑故作责备,道:“我之前事忙,常不在府内,岂会故意避而不见?上午在县衙听说不疑兄来了钱塘,还寻思着派人去打听你的落脚地,前去拜访呢。”

    “我就在静苑落脚了,微之不会不欢迎吧?”

    “求之不得!”

    徐佑大笑,招呼着张墨入座。暗夭悄然退下,张墨看来跟他聊得不错,还向徐佑打听暗夭:“这位阿五郎君才学很好,他说自己是微之的部曲,真是让我大为惊讶。微之这府内到底藏了多少饱学之士,随便拉出一人,就可使我等侧目。”

    “不疑太过誉了,江东才俊,以你为首,阿五何足道哉?不过读了两年书,识几个字罢了。”

    张墨脸色一正,道:“微之此言差矣,若说江东人才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寒门贵子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