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天工开物(第2/3页)  寒门贵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叔坚、方亢一头钻进了一个隔离出来的封闭的小院子,开始研究造纸术的改良计划。徐佑知道造纸术发展的历史和大体轮廓,或者说可以提供一个领先时代的创意,但细节部分需要严叔坚和方亢这样的行家来拾遗补缺。就这样搞了十几天,失败了很多次,终于把活动帘床抄纸器造了出来。

    活动帘床的出现,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要说难,难在设计理念,没有几百年的积累和发展,不可能发生质的飞越;要说易,易在工序简单,不需要太复杂的技术含量,只要了解基本原理,像方亢这样的老匠人,就能近乎完美的复制出来。

    但不管怎么说,从固定帘床到活动帘床,是造纸术突飞猛进的一大变革,直接影响了后世一千多年的纸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活动帘床抄纸器多用竹,三年以上的细竹最佳。江东多竹林,钱塘也有不少,洒金坊后面的小曲山上就有成片的毛竹。毛竹又叫青龙,将其刨去青皮,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去龙皮。然后劈成六七分左右的宽度,舍弃篾黄,采最细嫩的蔑青制成厚度不足寸许的薄片。再经过反复抽刷,把薄片变成细若毫发的竹丝。用布把竹丝包捆,放在石板上,再用脚踩住滚动,除去竹丝上的细毛和凸起。

    数尺长的竹帘,需要连接成的竹丝约千余根,普通四五天可以完工,徐佑他们直直搞了半个月,才勉强搞定了第一床竹帘。这种活动抄纸器一般由竹帘、木架和帘尺三部分构成,再用两根边柱让它们紧贴在一起,可合可拆,修补和清理都很方便。

    方亢十分激动,握着架子的手轻微有些颤动,如果真像徐佑描述的那样,由禾纸必定能够加大产量,早晚有一日超过剡溪纸,成为藤纸中的最上品。

    毕生心血,全仰仗今日!

    他走到事先准备好的水槽边,深深吸了一口气,慢慢的将帘床放入纸浆,全神贯注,双臂舒展,来回反复荡料。

    荡料入帘,是最考校技术的一道程序,所有的纸匠区别于其他帮工的地方,就在于此。

    整张帘床加上纸浆,约有二十斤左右,手劲小了,连握都握不住。但也不是越用力越好,用力猛了,抄出来的纸张太厚,用力弱了,抄出来的纸张太薄,只有不多一分,不少一分,才能抄出厚薄粗细均匀的好纸。

    少顷,方亢捞出抄纸器,滤水后将竹帘反过来,其上的湿纸掉落在木板上,再将抄纸器放入水槽,重行捞纸。

    如此重复,不到一个时辰,已经抄出来几十张纸,这样的数量,放在以往,至少要十几天。技术的进步,归根结底是缩减人力,缩减时间,缩减工序,以达到提高质量、缩减成本的目的。

    这就是活动帘床抄纸器的妙用!

    一直忙到天黑,仔细数了数,竟抄出来七百一十张纸,要不是纸浆准备的少了,估计可以达到千张。严叔坚彻底呆在当场,他从事纸业几十年,自家也开着纸坊,却从来没想过一人一日可以抄纸过千数。

    这是什么?

    道家的法术吗?

    方亢老泪纵横,屈膝跪在地上,摸着厚厚的由禾纸,仿佛抚摸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山宗一直站在徐佑身后,亲眼目睹了这神奇的一幕,心中的震撼不亚于严叔坚和方亢。他出身河内山氏,世代书香,对纸的感觉和认知要远远大于一般人。也是在此刻,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徐佑要放下静苑的一切,委身待在这个四处透风,寒冷无比又简陋破败的纸坊里。

    以这样的效率造纸,就算山宗不懂商贾事,也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了!

    不过,让徐佑惊讶的是,首先意识到需要防止这种抄纸器泄露的是五溪蛮苍处。

    他凑到徐佑近前,低声道:“郎君,此物妙夺造化,谨慎起见,要不要让所有人封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寒门贵子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