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限免 第三十四章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第2/3页)  寒门贵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讥诮,毫无一点大德名僧的风采。

    苾蒭也是梵语,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比丘,出家的佛弟子。徐佑对这点还是了解的,扭头望着左彣履霜等人,道:“谁知道易中的‘大德’作何解?”

    左彣惭愧道:“我没通读易经,这个,实在不知该如何解释。”

    履霜双手负后,倒退着踩在雪地里,娇美玲珑的身材显露无疑,蹙眉想了一会,突然面露喜色,道:“我记起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不息谓之易!”

    徐佑啪啪的鼓掌,笑道:“对极了!”

    秋分自幼不爱读书,跟着徐佑也没读书的条件,学识上要差履霜太多,压抑不住心底的崇拜,拉着她的裙袖,赞道:“阿姊,你懂的真多!”

    冬至虽然读书,但跟左彣差不多,对易了解的太少,听了履霜的话,心有所感,道:“儒家所说的大德,可比佛家要通透的多了。大德曰生,真是简单明了,却又直指天地间最深刻的道理。小郎,那道家的大德又是什么呢?”

    “易虽被儒家奉为六经之一,却也不完全算是儒家的典籍。道家也学易,并从天地大德引出对生的理解,生生者未尝生,其所生者即生,这是生命繁衍,孳育不绝的意思。再说这个德字,孔子认为德就是合、和,也就是仁爱。老子则认为天下万物由道而生,合于道则必有德。至于佛门,有一个很出名的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释迦牟尼的大德,也不能说就比儒道两家的差了!”

    “老子的德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孔子的德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胡僧的德是逆来顺受,打了我也得忍着。”冬至撇撇嘴,道:“说来说去,还是佛门最不要脸!”

    徐佑苦笑,冬至聪慧是有的,但鉴于年幼和阅历,见识偏激了一些,道:“佛门要求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众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又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有漏善,为善去恶,并不是终极,所以有所遗漏。这才又讲自净其意,祛除无明烦恼,超越了善恶对立的无漏善,将内里的道德心性和外里的道德本质合为一体,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不能简单说人家不要脸。”

    冬至对佛门的看法充满了个人的偏见,但这种偏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扬州本地人对这个从西域传入的佛门的初步认知。

    经受天师道一百多年孜孜不倦的传道和洗脑,很多人的思想和精神都桎梏在一个狭隘的世界里,不管你信道还是不信道,都本能的对另一种宗教觉得反感,同时还有一种微妙的被侵犯的不安全感。

    这是宗教的排他性所决定,但神奇的是,在这个文明昌盛的国度,再多的宗教,再不同的信仰,都能被慢慢的同化和融合,然后沿着相爱相杀的戏码一代代的传下去,不曾消亡,也不会一直独大。

    竺法言任重而道远啊!

    “冬至,你骂和尚不要脸,”何濡大笑,道:“可是当面在骂我呢”

    冬至总是不自觉的忘记何濡曾经是个和尚的事实,吐了吐舌头,乖乖的躲到一边不再言语。徐佑洋洋数百言都不能让她闭嘴,何濡一句调侃,吓得她连反驳都不敢,可见论起嘴炮的功力,何濡才是无敌。

    其实何濡并不介意别人骂和尚,因为他自己骂的最多,不过跟别人不同的是,他没有立场,只要看不顺眼,不仅仅骂和尚,儒生和道士都骂。

    “冬至说的也没错,和尚是不要脸”

    “阿弥陀佛!不知檀越因何要骂比丘众?若是门内有比丘言行不当,敬请指教,有,则促而改之。”

    众人回头,却见身后七八米外站着三个白衣僧人,为首的约有四五十岁,须发黑中带着灰色,慈眉善目,宝相。徐佑不欲生事,拦住何濡,怕他口无遮拦,躬身行礼,道:“朋友戏言,本是无心,得罪莫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寒门贵子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