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慕佳人(第2/3页)  寒门贵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

    徐佑突的一呆,竟有了片刻的失神。前世里虽然看惯了各色莺莺燕燕,但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人的声音能像青绫后面的女子一般,每一个字的抑扬顿挫,每一个音节的平仄起伏,都如同仙音妙韵从九天之外落入尘世,浑不似人间该有的清新脱俗!

    “此诗随口所作,还没有想好名字。”徐佑毕竟不是平常人,瞬间就清醒过来,笑道:“不过三娘问起,干脆就叫《慕佳人》好了!”

    “慕佳人……”布障后的人发出悦耳的轻笑,道:“倒是好名字!抛开徐郎似似而非的洛生咏不提,单以诗赋论,《洛神赋》之后,美人诗至此尽矣!”

    徐佑吟的这首诗是被誉为“太康之英”的陆机所作,全诗主要目的就是拍美人马屁,言辞华美,描摹精细,开了后世宫体诗的先河。袁青杞将之与《洛神赋》相提并论,固然有夸大的成分,但也表现出了一流的眼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江左才女之称,名不虚传。

    不过袁青杞的俏皮之处,在于夸徐佑的同时,还不忘拿他的口音来调侃,说他不是正宗的洛生咏。有这样一句,立刻将现场本来还有点尴尬的气氛扫之一空,不管她是有意还是无意,至少这份落落大方,就不是一般女子所能具备。

    所谓“洛生咏”,是指魏国时洛阳书生的讽咏声,音色低沉有浊音,也就是当时官方的普通话。自衣冠南渡之后,北人南下,看不起南人的吴语,称其为“白颈鸟做哑哑声”,南人也觉自卑,所以学着北人说洛阳话,“洛生咏”因此成为时尚,谁能作洛下书生咏,越是说的地道,越是被人所羡慕崇拜!

    “何以不作洛生咏?何至常作老婢声?”

    徐佑笑着回了一句,他何等样人,如何掌控聊天的气氛本就是为人上者必要的天赋,既然对方释放的善意,他也适时的做出回应。

    这两句也是有出处的,洛生咏因为音色低沉,跟鼻音类似,南人为了学的到位,常常用手掩鼻来发音,人称三绝的顾恺之不屑为之,说这是“老婢声”,以做讥嘲。当然在这个时空,没有顾虎头,所谓“老婢声”还是第一次被人听闻。

    又是一声轻笑,隔着厚厚的青绫,看不到任何的影子,但徐佑似乎能感觉袁青杞笑的很开心,或许连身子都略有倾俯也说不定。

    “水希,请徐郎入坐!”

    水希恭声道:“喏!”然后低头走了过来,扶着徐佑的手臂,将他引入胡床边安坐。

    闻着身体上传来的淡淡幽香,徐佑目不斜视,仿若谦谦君子,笑着道了谢,抬起头,目光落在青绫上,脑中却在勾勒对面那个女子的容貌。刚才虽然只是聊了两句,但他对袁青杞的观感却好转了不少,甚至都有点不相信,那夜被设计陷害的事,是出自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又言谈有趣的女子之手!

    可见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实在是至理名言!

    正思索间,突然听袁青杞道:“敢问徐郎之志?”

    徐佑恍惚了一下,不明白袁青杞突然问起这个有什么含义,但还是答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穷,自然一听即明!不过斗胆再问郎君,何谓达?”

    “达即通,通即圣。”

    “此言何解?”

    徐佑静静的道:“《史记?楚世家》说‘不问通者,可谓无人’,《左传?昭公十三年》说‘晋楚之从,不闻达者,可谓无人’,由此可知达,即是通。而《说文》有‘圣,通也’之解,故而,达即通,通即圣!”

    青绫布障后沉默了一会,袁青杞清澈如泉水叮咚的声音再次响起,不过这次却不是调侃,而是多了几分揶揄,道:“呵,徐郎原来想做圣人?”

    “三娘此言差矣!”徐佑正色道:“孔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寒门贵子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