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78章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六)(第2/3页)  大魏能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大臣们向君主效忠,君主给大臣们俸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夏c商c周三代时期,俸禄以食邑为主体,既君主把土地分封给诸侯c大夫c士卿,土地上的收获就是俸禄了。

    到了战国后期,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赋税c俸禄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国家收回土地管理权,直接给官员们发放谷禄,也就是给粮食!

    按照汉家制度:三公每月俸禄350斛粟米,1斛1石120斤,一年就是4200石,另有部分丝绸c皮毛c药材之类赏赐!

    九卿一年俸禄2160石,州牧一年俸禄1800石,郡太守一年俸禄1400石而后逐级递减,县令五百石,县丞c县尉四百石,最底层的小吏不足百石!

    许昌是大汉的都城,官员们级别较高,俸禄动辄千石以上,自然要带着仆从c赶着马车前来了,可到了太仓门前之后,官员们惊奇的发现,这次发的俸禄有些不同:

    “大司马神通广大,弄来了大量钱粮,请诸位大人排好队,按序领取各自俸禄,之前拖欠的全部发放!”

    “中大夫孔融,应领一年俸禄九百六十石,实发禄米一百九十二石c铜钱十万枚,请签字画押吧!”

    “符宝郎祖弼,应领一年俸禄五百四十石,实发禄米一百六十二石,铜钱四万枚,请签字画押吧!”

    太仓大门前面,陈群c杨阜领着部下们,开始给官员发放俸禄了,不是以往的粟米,而是钱币c粟米混合下发,这正是萧逸的政策之一,用来开源节流的!

    要知道,大汉官民数量60:1,军民数量10:1,冗官c冗兵十分严重,俸禄数量极为巨大,而在发放禄米的过程中,还有更巨大的消耗!

    就以许昌城为例,有大小官吏八千余人c驻军十五万之众,因为是大汉都城,官c军数量格外多,每年需要禄米四百万斛,而兖州每年的赋税,不过粮食一百五十万斛!

    粮食差口巨大,只能从徐c豫c司乃至于河北调运了,而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提供大量船只c车马c民夫,而他们消耗的口粮,是运输量的好几倍呢!

    其他地方大同小异,都是村c县c郡c州一级一级的运粮食,道路越差的地方,中途消耗就越大,曹营集团的家底再雄厚,也禁不住这么折腾呀!

    因此萧逸反复考虑,决定改变俸禄结构,把单纯的发放粮食,变成粮食c钱币相结合,高级官员二八开,中级官员三七开,底层官吏四六开,以粮食为辅c以钱币为主!

    与沉重的粮食相比,等价的钱币数量少c分量轻,运输起来极为方便,中途的消耗也大为降低,对国家有很大好处,对官员们也有好处!

    粮食虽是好东西,可是只能裹腹,却不能穿戴c不能居住c也不能当钱来用,因此官员们领了禄米,只留一小部分家人食用,大部分则卖成钱币,或者交换其他东西,以维持日常生活之用!

    尤其是小官吏们,前一天领了禄米,第二天换上粗布衣服c到集市上叫卖的不在少数,否则全家就要吃米c喝米c穿米c用米了,好在战乱年代中,粮食属于抢手货,卖起来还比较容易!

    问题是,士为四民之首,却要做四民之末商人的贱业,脸面上着实不好看,而且在贩卖过程中,往往会被真正的商人算计业余的比不上专业的,无形中又吃了个大亏!

    如今俸禄变革了,到手的是金c银c铜钱硬通货,省去了卖粮食的烦恼,又能直接购买东西,官员们自然是高兴了,利国利官利民,可谓一举三得!

    “大司马功德无量,下官们感恩不尽!”

    “大司马执政治国,百姓们安居乐业!”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民父母,莫不仁慈,诸位既食朝廷俸禄,自当公忠体国c爱护百姓,千万不做贪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大魏能臣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