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5章:拜堂(第1/1页)  舌尖上的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笔下文学    】

    杨府上下见到新郎官迎亲归来,也忙活起来,大红绸从花轿一直铺到杨府正堂。

    杨怀仁看了看其他所有事情准备的都算满意,唯独没有鞭炮声响起。问过了站在门口迎接的王明远,他才知道,这时候结婚习俗里还没有放鞭炮这种习俗的,只有过年,某些祭祀场合才染坊鞭炮。

    虽然感觉少了点什么,但是既然现在就这么个规矩,那就按规矩办好了。

    一对新人步入典礼正堂,杨母笑得一脸褶子安坐在正堂中间一张太师椅上,堂里坐着的其他人倒是让杨怀仁吓了一跳。

    那位官拜秦凤路行军大总管的游师雄游老将军自然在座,还有几位他上午在大庆殿里见过,却大都叫不出名头的当朝大臣们也在列。

    另外,苏轼苏大学士的几位学生也都来了,站在这些老大臣们身后,见杨怀仁进来,纷纷抱拳表示祝贺。

    而最让他惊讶的是,太皇太后身边的那位叶公公也在,脸上挂着难以捉摸的笑容盯着杨怀仁,让他好不自在。

    主持婚礼的是杨府那个坊子里的里正,他先是声音洪亮的唱了一段杨怀仁听不懂到底是什么内容的诗句,猜想应该是祝福新人的话语。

    唱完了才示意大家安静,拜堂的仪式正式开始。

    “一拜天地”

    听见这句话,杨怀仁乐呵呵的向门外跪了下去,心道今天迷迷糊糊了一天了,终于到了他熟悉的环节,结婚拜天地这种事,电视剧里看过不少,这个总该不会出错了。

    可拜完了天地,第二句话从里正嘴里说出来,杨怀仁就懵逼了。

    “二百庙堂”

    庙堂是啥东西?不是拜高堂吗?

    没工夫给他发愣,一对新人被两个老妇人摆弄着对着皇宫所在的方向拜了一拜。

    原来杨怀仁现在是有爵位的人了,结婚行礼,拜谢完了天地,第二项自然应该拜官家,感谢皇帝的隆恩,这似乎跟后世谢完了国家再谢父母似有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拜高堂”

    一堆新人对这杨母行了大礼,就被搀扶了起来,并没有夫妻交拜的仪式。如果杨怀仁知道直到南宋,夫妻对拜的礼节才进入结婚仪式并逐渐成为传统,他就不会那么纳闷了。

    拜堂完毕,礼节却没有完成,并没有直接入洞房。下一项是定情信物。

    第一项便是合髻礼,杨母用剪刀从杨怀仁和何之韵的头上分别剪下一缕头发,然后打了个结,放入了一个小红布包里。

    接下来一个丫鬟端着一个托盘走到杨怀仁面前,托盘里放的是“定情十物”,分别是金手镯c臂钏c戒指c耳环c香囊c玉佩c金簪c金钗c同心结和一身丝裙。

    杨怀仁被摆弄着一件一件送到何之韵手里,每送一样,司仪便高唱一句祝辞,他唱完了,在场观礼的宾客们便异口同声高唱着赞一句作为回应,婚礼的气氛开始逐渐进入高c潮。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玉镯。”

    “好兆头!”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跳脱。”

    “好兆头!”

    “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

    “好兆头!”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好兆头!”

    一样一样的唱,整整唱完了十种定情信物,司仪才大声唱到:“礼成!新郎新娘步入洞房!”

    听了这句话,杨怀仁才欢天喜地拽着何之韵往洞房里走,心里美滋滋的好似花儿朵朵开,可算等到这一天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