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章:五味子和猪尾巴(第1/2页)  舌尖上的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笔下文学    】

    杨怀仁同样年轻有为,忠君爱国,将来必定是可造之材。此次在厨艺比试中胜出,同样有功。

    只不过若是官家贸然封赏过盛,无异于拔苗助长,总会有人心中不服,难免迁怒于他,反倒是害了他。

    不如”

    范尚书一番劝谏的话语不像范侍郎一般说的激烈,而是兴平气和缓缓道来,赵煦听了也觉得有理,没等他说出新的建议,赵煦抢着说道:“那不封侯,朕赏赐他个忠义伯,你们总没有什么说辞了吧?”

    杨怀仁站的远,没太听清楚赵煦说的啥,只听到赵煦封了他个什么官职,他对此本也一窍不通,但是听起来名字不太好听,叫什么“猪尾巴”。

    他心叫不好,这古代还有叫猪尾巴的官职?不会是跟孙猴子当了弼马温管马那种类似的官职吧,难道让哥去管理大宋的猪?

    我靠!别啊,哥只吃过猪肉,只见过猪光知道吃不爱动弹,是真真的没见过猪跑,哥不要当猪尾巴!

    杨怀仁心里急,匆匆说道:“草民些许微末的功劳,不敢要官家赏赐的职位,官家若要赏赐草民,草民恰逢今日大婚,不如就随便给个大红包就行了。”

    他身旁那位老将军听了杨怀仁这一句话,惊得胡子差点翘起来,这么赤果果的跟官家要钱的人,自古以来可从没听说过,这小子是头一位,够牛的。

    赵煦可不在乎他要什么,见杨怀仁这么谦虚,心里更觉得他的坚持封他个爵位才对得起自己刚刚生了那么大一肚子气。

    “朕既然说了对你有封赏,就一定是有封又有赏。”

    范纯仁知道小皇帝这会儿来了倔驴脾气,说多了说不定他跟范百禄一样要挨骂,可这事实在说不过去,哪有对一个未及弱冠的小厨子赐封伯爵的道理?

    可这会儿高太后也不说话,他就更猜不透高太后的意思了,只好求助的去瞅资格更老的吕大防。

    吕大防也觉得是时候出来收拾这场闹剧了,大宋的官家和自家的宰相,当着十几位外国使节争执一个小厨子的封赏问题,让外人看了笑话。

    吕大防早想好了,原本杨怀仁和外国厨师比试厨艺,也算是为国争光,放在以前类似的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只不过是提升一下官职,赏赐个黄金百两就很体面的事情。

    可是现在看官家的样子,今天若是不封给杨怀仁个爵位,他是不肯甘休的,说起来涉及到外事的,也勉强算得上是军功,封个最低等的爵位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吕大防出班奏道:“启禀陛下,老臣觉得陛下说的有理,范尚书说的也有理。

    听闻杨怀仁年纪轻轻便早有功名在身,厨艺精绝更是技御五味,老臣有个提议,不如赐封他个‘五味’子爵的爵位,以显陛下隆恩,再赐他个同进士出身,让他研习厨艺之余,不忘读圣贤之书。”

    吕大防的意思很明显,让官家赐杨怀仁一个功名,是想告诉天下所有清高的读书人,功名比爵位更让人向往和尊重,读书才是出仕为官,报效国家的最佳途径。

    同时,一个县子的最低级别的爵位,他只给安了个奇怪的名头,却不给县名,要的就是让大家觉得这是虚名,凸显了第一个目的之外,又满足了官家非要封爵的要求。

    吕大防说完,范纯仁大臣们觉得这个办法好,也纷纷出班随声附议。

    赵煦听了觉得这个方法也不错,他还是少年人心性,哪里想的到吕大防的缜密心思,只是觉得这一次几位宰相和大臣能同意了他的话,而没有去请示他祖母,心中觉得很难得,忍不住暗自高兴起来。

    又想起今天人家杨怀仁还要娶新妇过门,他要红包当贺礼的要求也非常合理,所以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