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1章:厨艺对决(三)(第1/2页)  舌尖上的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笔下文学    】

    评判们心中有了数,对于他们来说,对于这样的比试,参赛者对于鮓的认识首先就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鮓作为最朴实最简单的民间食物,多么华丽的刀工也好,手艺也罢,并不能改变食材本身最原始的味道。

    反而过多的,繁琐的制作手法,会因为制作过程的复杂或者添加了不合食材的味料,影响了食材的原汁原味。

    鮓只需要简单蒸熟,然后放到香喷喷的米饭上,便是最简单,最纯粹,也是最美味的吃法了。

    魏财忍不住心中一凛,不觉打了个冷战。他觉得他起初确实低估了杨怀仁这小子。

    他原本认为,像杨怀仁这种少年成名的厨子,特别是在这种大场面之下,会因为年少气盛,为了早日扬名立万,他会用尽办法展示他做菜的精湛手法。

    而正是因为过多的花哨的制作手法,并不能提升鮓这种食材的味道,反而会因为过多的加工,影响了鮓那种单纯鲜鱼发酵的特殊风味。

    既然杨怀仁能懂得对于鮓来说,最简单的制作方法便是最美味的道理,那么同样的制作方法下,就难以和他分出个高低了。

    不过魏老儿的惊讶转瞬间就消失了,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胸口里的东西,长舒了一口气,心道幸亏他还有祖宗传下来了秘法,也就是他今日准备拿出来战胜杨怀仁的那个杀手锏。

    他相信这个杀手锏一出,只要是做鮓,别说是杨怀仁这个年轻后生,就算南北两位厨神同时出场,也不会是他的对手。

    杨怀仁这边倒是不露声色,他心里早猜到魏老儿会好他做同样的菜式,他魏家百余年的名声,最出名的就是一道鮓,如果连鮓最好吃的做法都不知道,那才真叫出了鬼呢。

    两边开始先对鮓进行精细的加工,虽然加工的目的都是去除鮓里的乱刺,让食客不会因此而影响了口感,但是两个人所用的刀具和手法就不尽相同了。

    魏老儿这边用了是传统的片刀,不过比正常切菜用的片刀小了一号,一看就是特别制作的一种切鮓的用刀。

    而杨怀仁手里的刀具,就更是新鲜了,所有的观众,包括台上十位评判,都不曾见过。

    那把钢刀长一尺有余,刃长也有八寸。整个刀身细薄修长,像极了柳叶儿。最出奇的是这把长刃整个前刃一片明晃晃的银色,在明光照射下反射出透人心魄的寒光。

    魏老儿手中的片刀虽然看着特殊,但是用起来和普通的菜刀并无二致,需要前后拉锯才把鮓的肉和骨刺分开。

    而杨怀仁手中的长刃从刀腹切入鮓,看上去只需轻轻向后拉动,刀刃便深深切入鱼肉之中,只需要手腕轻轻翻转,从新推出去,鱼肉和骨刺便轻松被长刃分开了,可见这把奇怪的刀刃的锋利程度,绝非一般的菜刀可以比拟。

    魏老儿这边才处理了三四份,杨怀仁这边十二份鮓已经处理好了。

    杨怀仁开了火,起了锅,锅中倒入清水,把笼屉中铺了一层葱段,把处理好的鮓放在葱段之上,然后又切了些姜片,覆盖在码放好的葱段之上。

    魏老儿这边的做法也是相同,葱姜的味道,并不会强烈到喧宾夺主,抢了鮓的原有的鲜味,反而会中和腌鱼发酵产生的异味并去除腌鱼本有的鱼腥味。

    评判们看到这里,除了杨怀仁使用了他独有的刀具和手法去除鱼刺,让他更快一步之外,觉得两个人对于鮓的处理都没有任何问题。

    当杨怀仁打开第三个和第四个小箱子的时候,观众里又发出了惊叹之声。

    杨怀仁的第三个箱子里取出来的是一个酒坛,只不过等他打开坛子的时候,坛里装的却并不是大家想当然的随园春美酒,而是一坛散发着扑鼻鲜香的透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