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卤水点豆腐(第1/2页)  舌尖上的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笔下文学    】他却站一边捻着另磨的生豆粉一点点往豆浆里撒着玩,这混蛋!

    点卤水的时候倒是身姿轻盈潇洒,洁白的豆花绽开在大锅里的时候,何之韵才觉得姓杨的也并不是完全浪得虚名,至少这么细腻白亮的豆花,她以前从来没吃过。

    杨怀仁盛出几碗豆花给大家尝尝味道。第一碗给何之韵端到面前,才吩咐丫鬟们给老夫人,李妈妈和莲儿爹送去。

    小勺子舀一勺鲜豆花,鼓起樱桃小嘴吹上一下,才放到嘴巴里。何之韵发现这豆花太滑嫩了,舌头竟然控制不了它在嘴巴里滑动,没有任何不合时宜的苦涩或酸味,全是黄豆的鲜香。

    这手艺,全天下也不会出来第二个了。何之韵才这么想,就发现那个坏人又看着自己流口水了。

    这人准是属狗的!

    何之韵面颊滚烫,端着自己的碗就回小院了,她不知道为什么那个人那么讨厌,看自己的眼神总是色兮兮的,看得人家心里扑通扑通乱跳。

    剩下的工作奴婢们就可以完成了,杨怀仁把卤豆腐叶子和卤鸡蛋的方法教给徒弟羊乐天,决定自己偷懒去洗个澡。

    羊乐天其实很聪明,只是以前厨子教的不好罢了。加上他勤奋好学,拉面的手艺不到一个月就基本有模样杨了,无论老骨汤还是每天新肉汤的熬制,都做的让杨怀仁很满意。

    卤汤熬制和保存都不难,在他熬过牛肉汤的基础上,杨怀仁相信他能完成的很好。

    老夫人尝过了儿子现做的鲜豆花,总觉得自己儿子的手艺应该是留给杨家子孙的,教了个徒弟也就算了,怎么这么好吃的东西,光天化日的就在前院子里做,下人们也都看了去,万一传到外边去可怎么是好?

    于是又拉着丫鬟仆役们训话,总之一套大道理,总结出来就是,谁要敢背叛家里把做豆腐的手艺传了出去,抓回来腿给敲断。

    爱家主义教育进行的不错,丫鬟家仆们就差跪下来说什么天打五雷轰的誓言了,老太太才算作罢。

    凶完了,老太太又说提前几天发月钱,又说伏里天热,让熬了绿豆汤大家解暑之类的话。打一竿子给个枣,好手段,姜还是老的辣。

    奴婢们就开始痛哭流涕的说些家主是恩人之类的话,不是遇见少爷,早不知被人牙子卖到哪里去受苦了,哪有现在天天吃得饱睡的香的好日子过。

    这话说的倒也不错,旁人家买回来的贱婢能过上他们这种日子的,全东京城里也就这一家。

    人的想法也简单,命运把人的生命作践的最不成样子的时候,谁给一口饱饭,可不就是救命恩人,忠诚这俩字他们不认识,也不一定懂,但是这年代的人就算再卑贱,也知道忘恩负义的名头,就算死了也不能背在自己身上。

    就像是卤水点豆腐,人的心里总有一些叫做原则或底线的东西,总是控制着自己,在某些诱惑面前,不让自己迷失了最后一点本性。

    宋朝的生活对杨怀仁来说是艰难的,因为这个不在于你现在是个穷鬼还是个富户,甚至是皇宫里高高在上的贵人们。

    洗澡本是件十分享受的事,可没有香皂或者沐浴液,用来清洁身体的就是一块黑不溜秋油乎乎的东西,八零后九零后估计都没用过这东西,洁净效果还不错,就是味道比较难闻。

    在他之前的认知里,古代女性都比较传统保守,可现在他在洗澡,总有春儿和冬儿两个丫头就站在他后边不肯走,说是服侍少爷沐浴。

    杨怀仁赶了几次,老夫人来家里之前也就算了,可现在老夫人来了,家里的礼数也讲究起来,如果把这俩丫头赶出去,准又要在门口哭鼻子。

    但是俩十二三岁的黄毛丫头守着,洗澡也洗不痛快,即使命令她们转过头去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