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四十六章 招募小吏(第1/3页)  懒散初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网om,。    落魄书生袁公瑜正准备收摊回家,却没想到坊门那里片喧哗,他摆摊的地方本来就在坊门附近,当下也是心好奇,于是跟着人群也起围了上去,结果却发现原来是几个衙役正在张贴榜,因为坊门是进出的要道,所以朝廷如果有什么政令或通知,都会在坊门前张贴榜,最常见的就是抓捕罪犯的榜。

    袁公瑜本来以为又是哪个江洋大盗犯了事,不过当看到墙上的榜时,却不由得愣了下,因为榜开头都会标注发出榜的衙门名称,袁公瑜是个心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对于长安城内的各个官府衙门都十分的清楚,可是这张榜上的衙门名字他却是第次听说。

    “理财监?九寺五监之,好像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理财监?”袁公瑜这时也不由得疑惑的自语道。其实理财监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但已经在读书人流传开了,只不过袁公瑜每天为了温饱四处奔波,而且又囊羞涩,已经好长时间没有与那些士林的朋友见过面了,而民间对理财监则是知之甚少,所以他直到现在才第次听到这个名字。

    不过理财监的名字虽然第次听说,但是当袁公瑜看到榜的内容时,却不由得神情震,原来这是张招贤纳士的榜,大概的意思就是理财监新立,需要大批的小吏,所以才从民间招募,要求倒是不多,主要就是要能写会算,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身家清白、身体健康等等附加的条件。

    这时也有人将榜上的内容念了出来,听到原来是朝廷衙门里招小吏,人群也不由得爆发出热烈的议论声,说起来小吏虽然不算官,但也有些特权,而且大唐对官吏的待遇向丰厚,家的贫寒之家就算只有人在公门当差,也能养活家子了,更何况小吏若是做的出色,日后也未必不能被提拔为官,到时可就正式入了官籍,成为官家老爷了。

    不过小吏可不是那么好当的,除了像衙役、狱卒之类的粗笨差事外,大部分小吏都是刀笔吏,识断字是最基本的要求,当然光是识字还不行,大唐的识字率虽然不高,但也不算少,不可能人人都去做小吏,所以除了识字外,还必须得有关系,否则般人根本找不到做小吏的门路。

    当然也有极少数情况像今天这样,某个衙门因为需要的人手太多,于是公开向民间招募,这种事可不是经常能遇到的,甚至几年都可能不会有次,所以这件事对于很多出身寒门的读书人来说也是件好事。

    周围的人群议论纷纷,更人快步跑回去给相识的人报信,袁公瑜看完榜后也露出沉默的表情,不过这时天色将晚,他住的又比较远,于是就先收拾好东西,然后脚步匆匆的赶回住的地方。

    袁公瑜住的地方位于长安城西南方面的常安坊,不过在取名这件事上,般都是缺什么就补什么,比如常安坊这块地方,虽然名字叫常安,但实际上却点也不安全。

    常安坊的地势较低,每年夏天雨水过多时,长安城的水排不出去,结果全都流到了常安坊这里,所以长安城的富贵人家绝对不会选在这里安家,整个坊里居住的都是长安城最贫穷的批人,其实不仅仅是常安坊,周围的平和坊、永和坊等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可以说这里就是长安城的贫民区。

    袁公瑜进到常安坊后,穿过狭窄阴暗的街道来到自己住的地方,这里是个不大的院子,里面共三间房,而且还十分的破旧,只要是下雨,屋顶上就没有不漏雨的,而且冬天冷夏天热,条件艰苦之极。

    不过就算是这么破旧的小院子,袁公瑜也租不起,他只租了其的小间,另外两间则是由别人租着,而且都是城卖苦力的,想他堂堂个读书人,却要与这些下九流的人住在起,这也让袁公瑜时常心不平,平时他也很少与对方来往,甚至见面连话也没说过几句。

    这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袁公瑜进到自己黑乎乎的屋子里,将吃饭用的幌子和笔墨小心的放在桌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懒散初唐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