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95章 乌斯季诺夫和费德洛夫到了(第2/4页)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有着怀疑,也充满了期待。真是感谢您给予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我真是太想看看新枪了。”

    “对!”西蒙诺夫补充道,“我很想知晓他们的新枪是怎样的神奇设计。”

    托卡列夫亦是发言:“即便枪械存在一些瑕疵,他的一些设计结构也有无与伦比的借鉴价值。如果我们获得了他们的设计蓝图,我们能快速研发出更为优良的枪械。”

    斯大林满意的点点头,作为一个格鲁吉亚人,如今的他早已经把自己看做是俄国人。苏联即是俄国,一个比沙俄还要强大的俄国,是有着伟大理想的新俄国。那么这样的伟大国家,必须把他国的人才与技术吸收过来,化作自己的力量。现在看来,这几位为了苏联奋斗二十年的专家们,他们有迅速消化掉别列科夫研发成果的能力。

    这时候,斯大林也非常庆幸自己是如此的重视这件事,为此不惜着急许多联盟的人才齐聚莫斯科,这番一天前还被伏罗希洛夫批评了一下的举动,如今看来真是正确无比。

    长久以来,伏罗希洛夫一直是斯大林的“亲密战友”,在大清洗时的亲密合作加深了这层关系。

    不过,伏罗希洛夫从不是斯大林的下属,两人真的“战友关系”,所以,基于一些问题伏罗希洛夫不必看斯大林脸色行事。

    伏罗希洛夫本质上是一位赳赳武夫,这类人说话办事总是非常直率的。

    战争爆发前,关于军械生产的一些列会议上已经制定了军队全面换装半自动步枪的计划,并开始落实。

    结果,计划刚开始落实战争就爆发了。

    关于这一问题上,伏罗希洛夫的态度一度表现得有些异见,不过因为是和平时期,他没必要太关心这件事。

    然而战争爆发后的惨痛失败,苏军丧失大量军地,新组建的部队短时间内又面临着缺少枪支弹药的窘境。戎马一生的伏罗希洛夫自知不能置之不理,原本制动的半自动步枪换装计划,非常明显已经赶不上时局变化了。

    还是这一问题,伏罗希洛夫一直有些保守,难道莫辛纳甘已经过时了?不!它的精确性不可思议,一枪就能击毙敌人,那么何必费尽心思搞连发步枪呢?与其在枪械上做文章,还不如加强军队的训练。

    伏罗希洛夫以这样非常务实又传统的态度支持莫辛纳甘恢复地位,国防人民委员会里的其他重要人士,则根据联盟目前的实际情况,认定只有莫辛纳甘才是当前的最优性价比枪械。

    当然,冲锋枪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在城市战中的表现有着不可思议的惊艳表现,对此,伏罗希洛夫则是完全支持的。

    只不过,冲锋枪归根结底是冲锋枪,城市战也不是主流战场。大军团的作战,士兵还是要用步枪作战。

    所以在会议上,斯大林的坚持遭遇到其他人的反对。

    结果现在呢?美国大力援助苏联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美国军工业的消息。

    斯大林的视野很开阔,他了解到美军全面装备了一种半自动步枪,使得他们的军队占有很强的火力优势。

    人比人气死人呐,如果苏联也如美国那般财大气粗、本土又未被袭击,换装半自动步枪的计划怎么可能被一个伏罗希洛夫的“莽汉”理由所否决?!

    但斯大林从不缺乏支持者。

    有些支持者是为了得到好处,竭尽所能的奉迎领袖,也有些人,则是认同斯大林的决策。

    三位武器专家离开了克里姆林宫,到了第二天,一个年长者以及一位颇为年轻的男人走进克里姆林宫,站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

    这两位可以称得上重要人物。

    老者就是年逾古稀的费德洛夫,他出生于沙俄时代的自动步枪先驱人杰,他的研究成果给予很多后进者巨大帮助,昨日的那三位优秀人才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