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85章 配眼镜(第1/3页)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天冷了,这段时间罹患感冒的人越来越多。”拉林大尉的抱怨让杨明志有一丝担忧。

    “我的故乡有一句谚语,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但愿不要发生严重的流感,大规模传染病的威力太猛了。医院的药品供应稳定吗?”

    “您想得多了。药品储备一切正常,就是全城一半人生病,医院也能把大家治好。”

    大尉的话有开玩笑的意味,真的全城半数生病,那真是大灾难。

    杨明志的担心不无道理,一战的终结于德国的主动投降。国力被疯狂透支使得第二帝国注定战败,9年席卷欧洲并导致千万人死亡的西班牙大流感,也迫使交战双方都乐见于迅速结束战争。

    六月初的重病杨明志记忆犹新,得亏老毛子开启了黑科技,干脆不怎么搞临床实验,把各种方法制造的青霉素,和磺胺一道投入前线医院。让伤兵做了小白鼠,就结果而言,大量伤兵真的迅速康复了!

    只要病毒不变异,秋季流感高发期的莫斯科,理应不会造成什么波澜。

    拉林大尉以内务部的特权,在登记完毕后,院方直接给眼科科室打去电话。没有预约,也没有周折,很短的时间内,杨明志携夫人,进入了眼科诊室。

    莫斯科乃国家的永恒首都,市内的医院各科室医生,就是全苏联最好的医生。

    他们这些妙手回春的专业人士是各种意义上的身经百战,见得高级官员多了,即便是斯大林本人以病人的身份到来,至少这位据说是最优秀的眼科医生,也不会发怵。

    又是一个姓安东诺夫的人,既然此人是医生,杨明志也就懒得吐槽这随处可见的姓。

    且看这位医生,头验光仪在这个时代并非稀奇,一个美国眼镜商普伦蒂提斯改良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验光仪。时代不停的发展,验光仪变得更加精密,核心原理与十九世纪的版本并无变化。

    仪器检查用时不长,安东诺夫现在可以凭经验确认病人近视度数,更有意外发现。

    “将军同志,您近视轻微,唯有散光一项有些糟糕。看来您平日工作真是忙,莫非是为了缓解眼疲劳,双眼一闭一睁交替使用?”

    “这……”医生的话实在滑稽,杨明志才不会说自己是因为在那个位面,老是夜里玩手机,才把一只眼弄出了散光。“啊,您不愧是优秀医生,您说的完全正确。”

    “唉,您为我们伟大的联盟立下功勋,就该保养好自己的身体。还好,现在的情况还不糟糕。来吧,我们进一步检查。”

    是的,眼底镜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本时空的医学界已经弄清人类视觉原理,检查视网膜早就是眼科的正常操作。

    像是苏联这样的苏维埃体制,沙俄时期的眼镜技师全部成了国营医院眼科医生,制造眼镜的工作也被国营医院垄断。

    通过检查杨明志的眼底,医生没有检查出任何异常。

    两项检查后,医生基本确定了杨明志的眼睛状况,接下来又是重头戏——看眼图。

    安东诺夫给他的助手机箱任务,接着一个铁盒被搬来。瞧瞧里面的物件,杨明志又是一种亲切感。

    佩戴普通的眼镜,自然要靠传统方式矫正视力。

    “您右眼有些散光,近视度数也高一些,我不得不给您增加一些镜片,请您不要奇怪。”

    “没什么,只要看得清东西就行。”

    一番杨明志很是熟悉的操作后,该制造怎样的眼睛以使得将军的双眼,能矫正到标准水平,医生已经将方案记录在册。

    “您的事已经完毕了,接下来是您的妻子。”

    “但愿她不会过分好奇。”杨明志笑了笑,麻溜的走向长椅,把好奇了好一阵子的杨桃拽起来,“亲爱的,该你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