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11章 挖掘工地(第2/4页)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担任想到的安东诺夫不觉着这些动员有多大积极意义,挖土的时候,谁都得一锹一锹的挖,如果地下真有盐矿,恐怕得挖上十多米才能发现。最糟的还是地下水渗出的问题,到时候别盐矿没挖到,长久泡在泥巴里,一个个罹患脚气。

    21游击旅在铁匠村集结,游击共和国把所有的火车车厢拼在一起,三个车头一起提供动力,愣是把整个游击旅官兵装载。同时,这种运输方式也成为一项新纪录,游击共和国的小火车已经可以一口气运输两千人规模的军队了!

    毕竟拉着近两千号人,火车慢吞吞的开到鲶鱼村,它没有停顿继续向着硫磺矿场开去,在轨道的终点停下来。至此,他们距离目的地也就不到五公里的距离了。

    杨明志没有和21游击旅打照面,他乘坐吉普先到鲶鱼村一趟,因为根据规划,未来定居盐场的平民,就从暂居鲶鱼村的难民中挑选。

    组织难民南下的工作自然有村长波博斯基负责,他在昨夜接到命令,当夜就组织人手到难民营里下达通知。无论资源与否,必须有一千个家庭南下定居。而对于难民来说,他们已经失去选择的权力,自己的未来全然要听从游击共和国的安排。

    波博斯基一宿的工作卓有成效,甚至有些超额完成任务!他接收的命令只是组织一千个家庭南下,结果大部分难民都表示支持,近五千名难民,超过一千五百个家庭,渴望到新的定居点安家落户。

    杨明志的吉普直接开到集体农庄苏维埃办公室门口,波博斯基在此等候多时,迎候司令大驾。

    就在杨明志进村的时候,他注意到很多居民正在筹备着什么,整个鲶鱼村的道路上满是平民装扮的人。

    “难民们,难道已经要南下了?”交给波博斯基的认为杨明志再熟悉不过,他更知道大部分难民挤在控制的军队营房中,所以村子中暂时的人口密集合乎情理。

    他进了办公室,喝了一杯水后直接问道:“让你办的事怎么样了?我看到路上很多人,他们跑来跑去的,是不是准备着南下呢?”

    “我正要向您汇报此事,您交待的任务我完成了,而且”

    “而且如何?”

    “那些难民,经过调查后,他们几乎都是来自一个名叫利尔楚奇的城镇。他们本身就是住在一起的邻居朋友,即便是被德军驱逐后也是聚在一起撤离的。所以,他们普遍愿意集体迁移到一个地方,再一同建造一个家园,就像以前的利尔楚奇。”

    “呵呵,利尔楚奇。我已经给定居点取了新名字,就叫盐村。不过他们都是利尔楚奇的居民,若是取名新利尔楚奇,倒也有些道理。”

    “定居点命名问题是您考虑的,我现在完成了任务,不过要让全体难民南下,还需要您的批准。您看这件事”

    “他们既然是长久的邻居,彼此间都认识,将其统一迁居一地是非常便于我们管理。现在你组织一下难民中身强力壮者,包括一些年轻的女人,给她们发放劳动工具集结一下。我希望他们能在今天南下参与挖掘。”

    “好的,我这就去办。请您在这里休息一下。”

    “不必了,我要立刻南下。下午!我要在下午看到你组织的人参与挖掘。”

    “遵命!司令同志!”波博斯基敬了军礼,目送着杨明志出了门。

    从发现盐晶体到组织两千人开始挖掘,这个过程还不到二十四个小时。

    别尔斯基认为这就是苏维埃优势的体现,他就站在工地旁,热血沸腾的操持钢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慷慨激昂的文字。

    突然,一阵汽车的鸣笛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是谁来了?是司令本人!他怎么来这儿了!

    很显然,司令本人的到访充分证明了指挥部对食盐挖掘的关注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