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1章 难民转运行动(上)(第2/4页)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时,他专门令护送难民的“红色十月”大队的小队长,交到自己的指挥所里。

    现在的拉夫连季可真是神采奕奕,犹豫城里发现了汽油发电机,指挥所里也就由几盏电灯照明。

    他穿着苏军制式军装,只是发放这身衣服时,根本没发放合适的领章肩章。他穿着的实际是士兵制服,胸前挂着的四枚意义各异的勋章,证明了他的军功。

    整个苏军指挥室内的军官,清一色的制式军装,所以当穿着打着补丁便服,散发着浓厚汗臭味的游击小队长见到众人,吃惊就写在脸上。

    拉夫连季首先敬礼:“同志,你们是红色十月游击大队的同志,是吧?”

    “是的长官!”小队长因紧张,他瞪着双眼立刻敬礼:“我是红色十月第一大队第一小队长,我叫伊万·谢苗维奇·格里申诺夫,雅罗斯拉夫尔人。”

    “我是第3集团军近卫284步兵师第二团团长,亦是列奇察守军的总指挥拉夫连季·拉夫连季诺维奇。”

    小队长一听,又立刻敬礼:“您好!拉夫连季同志!”

    “您不必举例,我们不废话。现在请您告诉我和我的战友们,您所属的游击大队,现在有何战略意图,攻击目标是哪里,部队分布在哪里。您护送的难民群有多少人,后续还有多少难民抵达”

    列奇察的紧急军事会议,就在七月二十一日晚突击召开。

    原来,红色十月游击大队愣是组织了五支难民群,他们将从多个方向涌向列奇察。列奇察成为通向南方沼泽地的必经之路,他们必须在此补充给养,才有能力继续南下。

    五支难民群,每一支的人员数量差异交到,傍晚时分首先抵达的,算是规模中规中矩的。

    小队长声称,有一支人数高达八千人的难民群,会从列奇察的西北方向赶来,而那个防线,也是游击大队目前的西部控制区的边缘。

    在战争时期,和敌人争夺人口,实乃最终胜利的必要手段之一。红十月大队的计划非常明确,必须竭尽所能的将目前打下来的控制区内,所有的难民收拢后,向安全的沼泽地转运。这不仅仅是最高上级波诺马连科的命令,亦是该游击大队指挥官的计划。

    “要抢救每一个人,让法西斯无法再奴役人。”这便是游击大队当前的战略。

    这些情况由前线整理一番,待到晚上八点,大量电报开始向沼泽地发送。

    与此同时,杨明志和众多人员,继续坚守在指挥部内,大量难民在向沼泽地移动,任何人不可怠慢。

    为了迎接多大两万人的难民群,游击共和国三大集体农庄已经行动起来。留守人员本不多,随着普里佩特河左岸战斗完全结束,大量参战士兵,以及新加入的第2游击旅,全体官兵突击承担起了一项大工程——盖房子。

    所谓难民们不会抱怨住所的简陋,只要它能遮风挡雨即可。危难时期已经不所谓舒适,能抱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盖房子的材料的确到处都是,遵循于以往的建筑习惯,新盖的木屋必须要有树林的掩护。士兵们砍伐大树,先是修好框架,再铺设木墙与天花板,由农民组成的民兵部队,对盖木屋子经验丰富。

    除了盖房子,莫过于准备大量的土豆,新挖掘的土豆要尽快送到霍姆尼奇,以保证难民在把霍姆尼奇储存的粮食吃完后还有的吃。

    林林总总的工作加在一起,突然变成了大工程。固然是萨林奇金拍着胸脯向所有人保证,他会将此事完全处理好,杨明志还是有些担心。

    到了晚上八点,列奇察突然传来大量的电报。

    游击共和国指挥部已经知晓第一批难民于晚上六点平安抵达,时隔两个的新电报,就是对难民群体的系统报告。

    翻译后的电文铺在大办公室的桌案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最新章节 下一页